85度c小說網

..

李白生於周武長安元年,出生在條支都督府碎葉城,其地在熱海以西。李白出生前十年,梅振衣曾到過熱海,當時他被左遊仙所虜。梅孝朗與王方翼率大軍剿滅突厥叛亂,一舉平定西域,其後商道繁榮,這裡成為了西方與大唐貿易交流的要衝。

李白祖籍隴西,自稱涼武昭王后人,按譜系來算,應是漢代名將李廣的二十五世孫,但此說已無從考證。李白的祖輩避隋末之亂遷居於碎葉,諸國商胡雜居之地,他出生在通商貿易興旺的年代,父親就是當地一位大商賈。

五歲那一年,李白隨父親李客舉家遷入蜀地,當時的川中平原已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他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任俠尚武好攜劍而游,堪稱文武全才。二十五歲那年離開蜀地,行游大好河山,並去長安求取功名未果,隨後拿到了道士的書,號太白,往東魯在劍仙裴門下習劍三年。

青年時的李白,是一位輕狂好游、揮金如土的人,他的父親以及兄長都是大富商,經營長江沿線至川中的貨物貿易,李家與蕪州柳家也有生意往來。而如今的李白已年近四旬了,仍然是一介布衣。

那個年代的讀書人所受的教育,當然都是文安邦武定國,李白的胸襟很大志向也很大,喜稱道姜尚、管仲、張良、孔明等歷史風雲人物,每每以他們自比。這樣的抱負當然是很難實現的,而且李白有一種天真的幻想,他不屑於為州府小吏一步步晉身,而是期望一步登天可為帝王師。施展宰輔之才。

這是一種文人式的狂狷,化作詩文意境很有氣魄充滿浪漫情懷,但面對現實時。卻總有懷才不遇地挫折感。

李白初次登上敬亭山,是從玉真觀出來之後,而他此次來到蕪州的重要目的,就是拜見玉真公主,求公主地舉薦。他有道士的書,而玉真也是正式受的持盈法師。這是同道之間的拜訪,還有一層關係讓玉真不好不見他,李白自稱涼武昭王的九世孫,按大唐李家的譜系,唐高祖李淵是涼武昭王地七世孫。李白是玉真的同宗長輩。

李白多少有點不清楚狀況,無論是世間修行人還是官方的“知情人”,沒有誰直接向玉真觀送名帖拜見持盈法師,有事都是直接到齊雲觀去打招呼,玉真住在青漪三山仙家福地中。李白雖然參加過洗劍池法會,卻不知梅振衣與玉真的關係,就這麼直接求見玉真了。

身為持盈法師的玉真倒也不好解釋,出山在齊雲觀接見李白。李白見到玉真很是吃了一驚,玉真公主還是妙齡形容。看來是修仙有成之人,於是也請教談論修行之道。玉真卻沒有談這個話題。直接問李白地來意。

李白獻詩一首,題名《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首詩對於一位居于山中地修行人來說。是非常高雅地讚歎。文辭平白意境悠遠。玉真公主一讀之下連聲稱讚。並深表感謝。在唐代見面獻詩是一種流行地禮節。如果是名篇佳作。會傳為一時佳話。比現代社會見面送一張金卡還要有面子。

然後李白委婉地說明了來意。自己是來求舉薦地。玉真久聞李白地才名。見面獻詩果然名不虛傳。也就點頭答應了。

玉真當即回贈了一首詩。亦題名《獨坐敬亭山》----

合沓牽數峰。奔來鎮平楚。

中間最高頂。彷彿接天語。

敬亭山的絕對高度並不高,按現代的測量不到四百米。這首詩雖題名為獨坐敬亭山,實際上描寫地卻是青漪三山景像,暗示自己並非在敬亭山中獨座,而是在青漪三山中陪伴仙緣。另一方面,“彷彿接天語”一句也是在告訴李白,自己會找機會向長安城中的天子舉薦他這位人才。古人往來詩文中地含義,當代人若不知背景有時很難看得懂。

李白從玉真觀出來,心情很好,未讓童僕跟隨,獨自一人沿十里桃花道向敬亭山而去,他要去登山而歌。當他沿山徑登上敬亭之巔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半輪明月當空,李白一襲青衫駐足遠望,敬亭山月半輪秋,且就青江賒月色。

李白正欲吟詠,忽聽身後有一女子地聲音道:“太白先生登臨敬亭,山中上仙與您有舊,特命我煮茶待客,夜色漸深,飲茶後請先生下山。”

李白上山驚動了神木林中的青帝,青帝好像認識這個人,沒有直接趕他走,而是命綠雪煮茶待客,然後再送此人下山。李白一轉身,只見山頂不知何時坐着一名綠衣女子,眉目如畫體態窈窕,顧盼婉轉間風情彷彿與山川月色一體。

女子身前放着一張長案,案上有一個紅泥小火爐,火爐上以赤銅壺煮水,旁邊以粉青釉杯沖茶。

夜晚山中突然出現了這麼一名孤身女子,李白也吃了一驚,然而看清女子地相貌之後,他一時有些出神了。綠雪之美,不帶一絲媚俗的煙火氣,彷彿就是一抹清靈神韻,看見她,如山風輕拂面而來,那種怡然出神之感似無處不在。

這女子絕對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聽她方才說地話,借口山中上仙之命前來奉茶。李白也是一位身懷絕技的狂士,驚訝之後隨即哈哈一笑,徑自走到長案前坐下道:“我一生好入名山游,不想在敬亭山上卻得遇妙人,請問姑娘名號?”

女子答道:“我叫綠雪,駐足敬亭。為山中修行的上仙侍者,來送先生下山的,下山之前以清茶一杯待客。”說話間壺中水已開。女子沖好一杯茶,芊芊素手奉上。

李白接過茶,看着月下美人,越看越覺神韻非凡,不覺有些痴了,也忘了茶杯燙手。端杯問道:“姑娘方才稱我太白先生,以前認識在下嗎?”

綠雪:“聽聞過先生之名。”

這句話讓李白誤會了,綠雪是聽青帝剛才說山中來人是太白先生,而李白以為是自己的才名遠揚,連這位仙女般的姑娘都知道了。特意聞訊於深夜獻茶,多麼浪漫地佳話呀,自古名士誰不好這個?

李白舉杯品茶,只覺唇齒之間留香彌久,看着眼前美人,這清茶彷彿也化作了美酒,飲下此杯之後,竟有幾分醉意了。他喝完茶沒有起身告辭,而是放下杯子忘形吟詠道----

我隨秋風來。瑤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雲月。......敬亭愜素尚。弭棹流清輝,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何當移白足,早晚凌蒼山。......

然而這一首長詩還沒有誦完。就聽不遠處有一人冷冷道:“茶喝完了卻不走,半夜在此絮語滋擾!”----李白詩中最後那幾句把青帝給惹出來了。

李白一轉頭,月光下只見一位銀髮金瞳男子,面無血色全身罩着一層銀色絲光。他驚呼一聲拔劍而起道:“綠雪姑娘莫怕,有我在,妖魔傷不得你!”

也難怪李白誤會,青帝這個樣子大半夜出現,別人不把他當作妖怪那才怪呢!青帝卻沒有理會眼持劍指着自己的李白,而是不滿的呵斥綠雪道:“命你煮茶一杯,禮送他下山,為何此人還在此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