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天子不長生,天子無法修道,只能是修武,修武固然是戰鬥力強橫,可難以長生。℃∮八℃∮八℃∮讀℃∮書,.⌒.o≈武帝壽命不過是百年,這制約了人間的天子。

可父皇成就了武神,卻是求得長生,壽命為五千年。

有這樣的父皇高高在上,壓力巨大。

太子劉疆感覺很尷尬,可更多是沉默,隱約之間,他感覺到了暗流涌動,在盛世之下,有一**潛流在涌動着。那些天仙被迫飛升了,可其麾下的勢力在不服,在作亂着。

勛貴們,功臣們,被父皇及早的勸退,遠離了zhèngquán中心,其中固然有豐厚的賞賜作為代價。可勛貴們還是在不滿着,還是在醞釀著反擊,想要藉助着北擊匈奴,擴大影響力;

文臣們,被重點照顧着,可又是有酷吏壓制着,日子也不好過,也時刻想要擴大自身權利。

為了對抗父皇,這兩大勢力支持他,從父皇手中duóquán。

…………

洛陽城!

早朝之時,百官紛紛登場,百官沉默。

“皇上到!”

伴隨着叫聲,群臣肅然叫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多臣子紛紛拜見道。

“眾卿免禮平身!”

劉秀說道。

“謝陛下!”

眾人齊聲說道。

文臣武將開始上前,說著大事。

許久之後,一個臣子上前道:“西域,車遲國請求建立西域都護府,請求王子為人質,出兵掃除匈奴!願意獻上貢品……”

說的是西域歸附的事情。

西域不穩,九州不安。∷八∷八∷讀∷書,.2∞3.o≠

西域,關乎着九州的屏障對於朝廷重要至極,也是對抗匈奴的前沿。

劉秀沉默着。

又是有武將馬武,上前道:“有匈奴寇邊,入侵北方各郡,皆是受其害。請陛下討伐之,當建立不世功勛,成萬古一帝之名!”

劉秀道:“朕知道了!”

馬武退後,不再言語。

半個時辰後,朝會結束。

…………

朝會結束了,劉秀吃着飯食。

“拜見父皇!”

太子上前道。

“我兒坐下吧!”劉秀說道。

“是!”

太子坐下,上前端起一碗米吃着。

這是龍牙米!

龍牙米,為仙人的食物。在過去,就是天仙也是求之不得,稀少至極;可父皇奇遇所得,卻是成為了富貴人家,常見的食物。因為龍牙米的緣故,也讓朝廷當中,武聖武帝的數量增加了很多。

本來以他的資質,在二十歲,能成為先天就不錯了;可因為生在皇家,又是太子,有着龍牙米相助,卻是早早成為了武聖。

食不言寢不語!

吃完了早飯後,劉秀之後花園走動着,說道:“太子,設置西域都護府,當如何?”

太子劉疆沉默着,片刻後說道:“二十年休養生息,國力充沛,已經足以反擊匈奴。父皇麾下,名將輩出,精於戰場廝殺,足以擊潰匈奴,建立千古功勛!”

“況且,父皇是武神,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劉秀笑了。

不得不說,武神之名威懾力太大了。

相當於前世的核武,只要有核武,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有了核武,***安全了,沒有了核武,說不準變為了sàdámǔ、卡扎菲。

只是武神,不能輕易出手。

值得武神出手的,唯有天仙。

至於其他人,不值得他出手。凡人事,凡人去了結。真的要他武神出手,嬴了也等於輸掉。

“我兒,我已經是武神了,不久之後,就會飛升仙界,江山還是要留給你。是好還是差,都是你的鍋!”劉秀笑道:“作為太子,當不被血淚說所逼迫,不被利益所迷惑,時刻明悟自己需要什麼!”

“世人都言我是仁慈的皇帝,可我仁慈的是對你母親,還有那些朋友,還有你;可那些文臣,吃着皇糧,卻是中飽私囊,卻是無所作為,朕不介意送其一死!”

劉秀冷笑道,他是仁慈,可有一點也不爛好人。

皇帝是什麼?

伴君如伴虎!

想要在老虎面前,蹬鼻子上臉,不介意送你一死。

“西域那些小國,說白了是牆頭草,匈奴與漢朝之間搖擺不斷,其實不可靠!”劉秀說道:“事不可做盡!皇帝若是做盡,臣子將無事;皇帝若是做盡,太子將無事!”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來栽樹,你去乘涼吧!”

太子劉疆心中明悟,瞬息明白了什麼。

設立西域都護府,北伐匈奴等,這些事情,父皇能做,還能做好,還能奠定千古一帝的威名。

可這些,父皇不能去做。

父皇若是將這這些事情,盡數做完了,等他登基為皇帝的時刻,將無事可做。

一個皇帝無事可做,意味着一輩子活在前代皇帝的陰影之下,意味着無法壓制老臣,無法樹立自己的威嚴,意味着quánbǐng將被壓制,甚至是架空。

故而,皇帝還是給太子留下幾個敵人吧,讓這些敵人成為太子的磨刀石。等到了太子登基後,殺死這幾個敵人,樹立自己的威壓,建立自己的威望。

想着這些,劉疆當即道:“多謝父皇!”

“打仗,無非是打國力。只要國力充沛,只要不犯下大錯誤,平滅匈奴不難!”劉秀道:“可我不會去做。等到我離去,你登基的時刻,可殺雞儆猴,樹立威嚴!”

…………

太子歡喜的退去了。

劉秀笑着,剛才對太子說的,只是其中一個理由而已。

還有另一個理由,就是要內部整頓。

若是要對戰爭,北伐匈奴,必然要對內妥協,對內拉攏世家,對那些敵對派系,進行懷柔,適當捨棄皇家的利益,至於百姓只能當犧牲品了。

這也就是對外戰爭的代價。

而所謂的盛世,其實是文人吹出來的。盛世,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不是短短二十年時間,就能恢復的。現在,只是暫時恢復了一絲,百姓勉強進入溫飽階段,各種矛盾略有緩和而已。

談不上國泰民安,可能稍微一場天災,就是帶來巨大的災難。

想要繼續發展,必然要打壓世家,必然要實行度田令,清丈土地,清理隱藏人口……而這無疑動了世家的要害。

世家必然反擊,那時朝廷當中多數臣子會被波及,很多勛貴也會波及,可能會zàofǎn……任何壞情況都可能出現。這些也註定了北伐匈奴是不可能的。未來二十年時間,必然側重內部,側重度田。

北伐匈奴,還是度田令。

必然是二選一。

劉秀選擇了度田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