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这家伙姓曹,但其实跟曹家没什么关系,是曹操收养的义子。不过能力也很强啊,人称十全十美的佳人。

羡慕曹操收个养子都这么牛逼。

...............

父亲:秦邵

曹真

弟弟:曹彬

妹妹:曹氏

外甥:夏侯玄

六子:曹爽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

官至:大司马,

谥号:元侯

外貌形容:鸷勇

编辑本段

历史传记

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族侄。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曹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为豫州刺史黄琬所杀害,曹操于是收养丧父的曹真。但另据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来与曹操相善。兴平末年,袁术部曲与曹操在豫州交战,曹操一次外出时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之父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由此曹操想到秦邵恩德,因此曹操收养曹真,变易其姓,才转姓曹。两种说法莫衷一是。

曹操收养曹真后,让他与曹丕等一起生活。曹真力大勇猛,有一次射猎时被虎在后面追逐,曹真回马射虎,虎应声而倒。曹操壮其鸷勇,让他成为虎豹骑中的将领,讨伐灵丘黄巾军后被封为灵寿亭侯。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领诸将起兵攻汉中。曹真以偏将军率领所部,与都护将军曹洪、骑都尉曹休、雍州刺史张既等击破刘备别将吴兰于下辨,被拜为中坚将军。九月,随曹操亲征至长安,被授予中领军一职。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曹操十分忧虑汉中战事,遂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后督徐晃等于阳平关击破刘备别将高翔。曹操从长安率军进入汉中,但其后却无法击破刘备,遂决定放弃汉中。曹操命令各路军队陆续退出汉中,又令曹真到武都去迎接曹洪所部回屯陈仓。

延康元年,曹丕即位魏王,以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追录其前后功勋,进封东乡侯。当时曹丕开始置凉州刺史一职,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人张进挟持太守在酒泉反叛,率军阻拦邹岐赴任。曹真遣费曜进军讨平张进的叛乱。后回洛阳,升至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黄初三年,魏文帝曹丕兵分三路南征孙权,命曹真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领中路大军攻打南郡江陵县。曹真先是击破吴将孙盛,又令夏侯尚击退了前来增援的诸葛瑾。彻底包围江陵城。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在城边立起楼橹,向城中放箭。但吴军守将朱然指挥得当,曹真围困江陵六个多月未能攻下,反而被朱然趁机攻破了两个营垒。三路大军除西路征东大将军曹休在洞浦取得大捷外,大将军曹仁在东线濡须口失利,曹真在江陵未取得实际战果,魏军于是撤退。之后曹真又转为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黄初七年226,曹丕驾崩,曹真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曹真每次出征行军,都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军中赏赐不足时,往往以自己的家财分赐给将士,所以士卒都很愿意为其效力。

太和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遣赵云率偏师占领箕谷,假意进军郿县。曹真于是督诸军前往迎战赵云,却不料诸葛亮经祁山偷袭陇右四郡,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后曹睿亲征至长安,命左将军张郃进军援救,于街亭击破马谡,同时,曹真增援部队开进陇右,诸葛亮为避免遭受夹击,于是退兵。起初,安定人杨条等劫持官吏据守月支城响应诸葛亮,曹真军至安定,杨条对其众说:“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降。于是陆续收复三郡。曹真及后认为诸葛亮必攻陈仓,于是命将军郝昭守陈仓。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郝昭早已有备而战,诸葛亮不能攻克,同时蜀汉军队兵粮不足,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还。曹真因功被增加食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曹真

太和四年,曹真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曹真上表认为蜀汉多次犯境,建议数路大军攻伐蜀汉。魏明帝采纳,但司空陈群反对从斜谷进军的计划,曹真再次上书要求从子午道进攻汉中,陈群有陈述不能出兵的理由,且认为大规模征战军事用度花费甚巨。魏明帝下诏将陈群的意见提供给曹真参考,但曹真却据此诏书随即出发,改从子午道入;另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或从斜谷入、或从武威入。后因汉中艰险,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中大臣华歆、杨阜、王肃等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诏撤退。次年,曹真薨,谥曰元侯。长子曹爽继承爵位。魏明帝追思曹真之功,下诏曰:“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其悉封真五子羲、训、则、彦、皑皆为列侯。”

编辑本段

家族

父亲

·曹邵,初平年间随曹操募兵起事,但是被豫州刺史黄琬杀死。

兄弟

·曹彬,曹真之弟,文帝时获封列侯。

儿子

·曹爽,曹真长子。明帝临死时,遗诏与司马懿共同辅助曹芳,官至大将军,录尚书事,后又加待中,权倾朝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后,曹爽投降,不久被诛杀。

·曹羲,曹爽之弟。封列侯,曹爽专政时任中领军,后随曹爽投降,被诛杀。

·曹训,封列侯,任武卫将军,后被司马懿诛杀。

·曹则,封列侯。

·曹彦,封列侯,曹爽专政时任散骑常侍侍讲。

·曹皑,封列侯。

孙子

·曹熙,曹真族孙,曹爽兄弟被诛杀后,在嘉平年间获封为新昌亭侯,作为曹真的后嗣。

编辑本段

曹真父之谜

按《三国志》陈寿的记载,曹真之父应为曹邵

曹真

1,初平年间追随曹操。后豫州牧黄琬欲图谋害曹操,将秦邵杀害。但另据《魏略》记载:其父名伯南,与曹操相善。为保护曹操而被袁术所杀,曹操遂变其姓为“曹”。

按:《魏略》中记载“真本姓秦......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此句有歧义,有人认为曹真之父名叫“伯南”,而有人则推断此句应断为“其父伯南”,也就是曹真的“父伯”名叫“南”。

窃以为《魏略》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是:曹真的父亲名叫伯南。因为紧随其后的文字即提到“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如果曹真的伯父叫“南”的话,这里不会仍然写“伯南开门受之”而应该是“南开门受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