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李闯的选择得到了大部分军官的赞同。

他们也认为顶着好几万清军的威胁继续向前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万一一个不好翻车了,给人搞成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局面,就难看了。

李闯怎么说也是海军总长,当前整个局势下,兰芳将领面对清军未尝一败,这要是李闯这位海军总长败了一次,面子都没了,海军还不要被陆军嘲笑死?

于是十月十二日,兰芳大军没有在白天发起进攻,而是积极筹备撤军的事情。

十月十三日白天,兰芳军队整备完毕,辎重登船,步兵沿着河道行军,整体原路返回。

因为连续两日兰芳军队没有炮击通州,刘秉恬还有点奇怪,觉得兰芳军队一定是在搞什么幺蛾子,保不准还想搞什么陷阱,吸引大军白天进攻,从而削减清军的兵力。

你想让我上当?

想得美!

反正刘秉恬现在尝到了甜头,觉得晚上发动夜袭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所以兰芳军队白天不来更好,他能安排部队更好的休息睡觉,积蓄力量,等晚上发动更大规模的夜袭。

十月十二日就是这么来的,他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兰芳军队杀伤的清军兵力明显呈下降趋势,这就证明兰芳军队的攻击效率越来越低,越发的疲惫。

虽然这是用大量士兵的性命换来的,但终究也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刘秉恬决定再接再厉。

但是十三日,兰芳军队撤退了,大白天就撤退了,一边撤退,一边保持着严密的队形,顺着河道、依托战船,从容不迫的撤退了。

这是什么情况?

兰芳撤军了?

刘秉恬一开始还没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少倾,他终于反应过来了。

兰芳撤军了。

不打通州了。

所以。

我赢了?

好消息来的太突然,刘秉恬还没来得及欢呼,他身边的军官们士兵们却已经集体欢呼了,欢呼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欢呼这场用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宝贵胜利!

我们胜利了!

通州城头那是军旗飘扬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仿佛兰芳军队不是主动退走的,而是被清军硬生生给击退了。

清军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硬生生击退了兰芳军队,取得了宏伟的胜利!

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好一阵子欢欣鼓舞之后,刘秉恬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华点。

兰芳军队的撤退其实是有点奇怪的。

虽然他的夜袭的确给兰芳军队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就实际观测来看,兰芳军队在火力上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白天对清军的打击也依然犀利,晚上的反击也绝非无力。

这点从清军持续增长的人员损失是可以看出来的,清军依然无法对兰芳发动有效打击,而兰芳这边依然可以在白天给予清军重大杀伤。

种种情况来看,兰芳军队绝对不是因为军队受损过于严重才撤退的。

而且根据探子的汇报,兰芳军队虽然撤退,但是阵容依然很稳,并没有败退的迹象,相反,有点主动撤退的味道。

他们明明把我这两万多大军都压着打,占据优势,且前面就是京师,只要通过通州防线,必然京师震动,他们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要撤军呢?

刘秉恬认真的思考了一番。

忽然,一股电流般的酥麻从他的脖颈后一闪而过。

他发现了问题!

难道说……

是因为兰芳军队已经意识到我的夜袭冲击并不简单?

他们发现了我的冲击目的是为了摧毁他们的帅旗上所蕴含的浓重妖力?

为了确保成功率,刘秉恬的确下令每一支夜袭部队都要让领头军官随身携带一部分黑狗血和公鸡血,就是为了让他们万一能冲到帅旗那边,就赶快泼上去了事,就算死了,也要破了兰芳军队身上那邪门的妖术。

刘秉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分析之后,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

应该是兰芳军队意识到了自己的夜袭包含着深刻的目的,而这个目的直接指向了他们决胜的最终秘密武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终成真,他们不惜放弃大好局面,选择退军!

他们怕了!

他们担心自己的妖术被戳穿!

他们担心自己的原本面目被戳穿!

这样一想,底层逻辑瞬间通畅了,上层思维也完全被打通了。

兰芳军队里的妖人们注意到了清军正义的决然行动,意识到己方在清军面前已经没有秘密。

而一旦这个秘密被戳破、被威胁,不仅会鼓舞清军的士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兰芳军队自己的士气和战斗力。

这么一来,对兰芳军队来说,问题就很严重了,一旦这个秘密被戳破,或者说万一被清军破解,他们就会瞬间暴露最大的短板,而大清则可以利用自己体量上的优势实现对兰芳的绝对碾压!

没错!就是这样!

名侦探刘秉恬顿时信心满满!

他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脚下生风般飘回了自己的主帅居所,铺好奏本,研磨墨汁,提笔蘸了一点墨汁,开始书写给大清帝国伟大的君王弘历陛下的请功奏折。

【臣刘秉恬跪奏:

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通州防务著刘秉恬领军负责,需全力布防,严守通州,不得妄行出击,不使贼军越通州一步,钦此。

臣遵即领兵布防通州,设防线,置火炮、鸟枪手防御贼军,贼兵遂进犯,以火炮击我军,贼军炮火猛烈,我不及之,激战数日,且战且退,杀敌一千余,待贼兵援军至,遂退入城中。

通州城防固若金汤,贼兵围攻终日,不能下,臣等倾力死战,心念君上厚恩,决意虽死无憾,愿为君上赴汤蹈火,如此,即死得其所。

蒙君上鸿福,臣等倾力死战,贼军终不能破通州,臣等痛击贼军于通州城下,旬月之间,毙敌两千余,贼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贼将终日哭泣,为我大清军威而胆寒……】

写到这里,刘秉恬忽然觉得这个数字有些不美。

兰芳军队的人数经过清政府的一再调查,被认为在一万人左右,自己这前前后后也就歼敌三千,这种规模的歼敌数字,能让兰芳军队撤军这个事情看上去比较合理吗?

能凸显自己的战功吗?

能让自己得到奖赏、进一步靠近尚书的职位吗?

恐怕不能。

虽然福长安和阿桂都败了,而自己胜了,这的确是大功一件,还能为此激励士气,逆转颓势。

但是问题在于,三千多人的歼敌数目,不太好看。

虽然不知道自己打了那么久的夜袭到底有没有打掉哪怕三百名兰芳士兵,但是他就是有莫名的自信,觉得自己配得上更好的战绩。

于是刘秉恬认真的思考片刻,又重写了一份奏折,把自己的歼敌数字从三千提升到了六千,然后着重描写自己率领军队下场野战的英姿。

之前的大战消灭两千多贼军,之后的积极防守勇敢出击又干掉了四千多贼军,逼迫兰芳军队不得不退兵。

但是与此同时,清军自己也损失惨重。

前前后后这几日,清军光是死亡就死了快四千人,受伤者不计其数,要不是据守城池无处可退,早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