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远洋运输的合作,说起来似乎是只要有船,有资金就行。

毕竟国内现在一穷二白,几乎方方面面都对进口有着疯狂的需求。

因而搞远洋运输,似乎只要能搞到进口批文,那就不愁没钱赚。

但事实却绝非如此。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别看现在已经开放一年多。

但在私企,个体的发展方面,国内却还是限制多多。

比如很多行业被默认为国营的自留地,即便本身在经营方面有再多的问题,那也不允许私企个体介入。

又比如个体私企的规模,雇佣的人数被严格限制在个位数以内,一旦超出这个数目,就属于违法。

虽说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开放时间不久,再加上上头对于开放这件事的本身还存在着资社的争议,从而导致的政策调整滞后,而非刻意为之。

但这些问题,到底极大的影响到了开放的深入。

毕竟不管这些不管这些问题有意还是无意,那都不妨碍某些家伙拿着这些问题鸡毛当令箭。

一旦给人盯上,那就是弥天大祸。

而这,也是时下即便企业规模做的再大,经营的再好,也能被一个小科长给拿捏的死死的的根本原因所在。

也是因此,当下国内企业想要发展,几乎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绕开这些限制。

就比如杨振名下的企业。

诸如万家福商超,顺风货运这些。

虽说明面上和护舒宝厂毫无关系,但目前却都不不得不挂靠在护舒宝厂名下,打着给护舒宝厂的员工开发房改房或者替护舒宝厂转运物资的旗号进行发展。

原因无它,无非就是护舒宝厂现在还有官方股份,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国营。

打着它的旗号进行发展,可以在很多方面避免被政策限制。

只是这些手段用在远洋运输方面,那可就行不通了。

毕竟进出口贸易,现在已经被很多几代视为了独家捞钱的自留地。

要将这种产业硬往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诸如护舒宝厂或者是还有一点计算所关系的龙芯实验室身上挂……

这要是给那些几代们知道,群起攻击之下。

别说自己这点能耐,杨振怕就算是曾家安王益民联手,那都未必能保得住自己。

对于这些,杨振自然是心知肚明。

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胆子联合蔡村,企图涉足远洋运输行业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这里是特区!

在这特区之内,不但国内政策对于企业的种种限制都会自动失效,更多的还在于特区对于企图进军内地的外资,都会给予种种的特权。

也是因此,在面对蔡氏一众的询问之时,杨振笑眯眯的拿出了一本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办好的特区证件。

表示回头自己就会在渔村注册一个皮包公司,然后以外资的身份进入特区。

一旦如此,国内私企个体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进军远洋运输进出口之类行业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听到这话,蔡文泽等不少二房的人,那是一脸懊恼。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非常简单。

那就是在很久以前,蔡文泽就知道地下黑钱的生意,不可能长久。

因而从他当上二房当家的第一天开始,就在想方设法的想带着蔡村转行。

而虽说我们蔡村干的一直都是地下黑钱的业务!”

远洋运输进出口业务,就是他们曾经想要转行的方向之一。

甚至为此,在上头宣布开放之后,他们还没少在这事上下功夫。

只是这一两年下来,托了不知道多少人,花了不知道多少钱。

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合规矩或者是没有申请进入相关行业的资质。

反正一想到搞个渔村身份,再开个皮包公司就有可能办成的事,结果却被自己等搞的这么复杂,最后甚至逼的自己等手上还沾满了族人的血,蔡文泽等那真是肠子都快悔青了……

心说早知道这么简单,自己蔡氏又何至于搞成这样啊?

毕竟搞别的或许不成,但搞几个渔村身份。

以自己蔡氏在道上的名声,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不过这些话,一群人到底还是没有说出口。

毕竟虽然话说这么说,但一群人都不是笨蛋,因而都知道进军远洋运输行业,搞个渔村身份出口转内销拿到行业许可,虽说是进入行业最难得一步,却绝对不是只有这一步。

想要在这个行业内有所作为,诸如进出口批文,船队建设这些,无论哪一步,那都不容易。

特别是船队建设。

想要搞到不但吨位足够,而且还适合远洋的船只,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不说搞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关系多少钱。

就说想要搞到这些东西所需要用到的钱必须还是诸如刀乐,日子钱,带阴钱这些东西,那怕是都能难住不知道多少人。

毕竟在这个连官方银行里都拿不出多少外汇的年头,如这种价格动辄就需要几百上千万刀乐的船只,个体又有几个能拿的出钱来去购买?

对于这些,杨振自然也心知肚明。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杨振却已经成竹在胸,并且将这些问题当成了他和蔡村谈判的筹码。

表示相关问题,不光是如何才能进入远洋运输这个行业以及经营进出口生意所需要的批文他已经搞定,便是如何才能搞到船组成船队,他都已经心中有数。

如果蔡氏愿意的话。

他可以让蔡氏光出人不出钱就进行合作。

当然了,要这么合作的话,那蔡氏在振东远洋集团中的占股,就不可能太高,最多百分之十二。

“现在我们不但将地下银行的生意全都给了你们!”

“便是咱们村连人都死了十几个,而且其中一个还是咱们的大房当家!”

听到杨振的话,蔡氏一众那是悲愤至极,心说咱们村大几千号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居然才给百分之十二的占股……

你姓杨的这屁眼未免也太黑了点吧你?

“可不是我心黑!”

杨振闻言侃侃而谈,表示蔡氏的人虽说世代以海为家,天生就是远洋好手。

但国内大好几亿人。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但找上几千号愿意适合远洋的海员,那却应该不难。

所以光人头,那是压根不值钱。

自己能给他们百分之十二的占股,那已经算是充分考虑到了他们将地下银行的生意转交给了白蛟庄,以及死了十几个人的因素。

否则光人头的话,他怕最多只能给蔡氏百分之五的占股,不能再多。

“要早知道光人头才百分之五的占股!”

“我们要再答应给你合作,我们特么就是脑袋被驴踢了!”

听到杨振的话,不光是一众族人,便是连蔡耀西都是差点忍不住悲愤出声,心说你丫现在说这话,哪儿是真觉着我们就值百分之五啊……

分明就是觉得一切已成定局,我们只能任由你特么拿捏啊!

越想,蔡耀西等就越有种上了鬼子恶当的憋屈,最后甚至都有豁出去跟杨振拼了的打算。

好在蔡文泽看出杨振如此划分占股,似乎另有图谋。

因而虽然也是憋屈无比,却还是让自己强行冷静,表示杨振能拿到批文搞到船,居功至伟,多占股的确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