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最新網址:www. 《狂人日記》所引起的風波還沒有過去,誰也沒想到,古文協會在這個時間點,竟然又放出來了一篇作品!

《阿Q正傳》!

而且,這次不是短篇,是一部中篇,全篇大概有兩萬一千多個字,前後一共有九個章節。

除了正文之外,古文協會還撰寫了一份非常詳細的創作背景。

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

自從鴉片戰爭之後,中華內憂外患,以孫先生為首的有志之士,救亡圖存,推翻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他們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歷史人物,而是將數以千萬計的農民拒之門外。在華夏佔據最多人數的農民,依舊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剝削之下。

人們麻木不堪,渾渾噩噩,背着兩座大山得過且過。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當時的封建統治者!

他們一味地愚弄着當時的民眾,將當時的民眾教育成一個個不懂得思考的傀儡,他們用盡一切手段壓榨着民眾身上的那一點點價值。

當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已經轟開國門,當華夏已經淪落到需要割地賠款、苟延殘喘的地步,可當時的那些封建統治者們,卻依舊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當中,鼓吹着“東方文明屹立於世界之巔”。用這樣自我陶醉的手段,麻痹着當時的民眾,讓萬千民眾心甘情願的為當時那個腐朽的王朝輸送血液。

那些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們,禁止傳播一切不利於統治的言論。他們將進步的知識分子視為異端,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言論當做謀逆。他們自有一套“精神勝利法”——看不見,聽不見,自然就是歌舞昇平的。他們麻痹着自己,同樣也麻痹着民眾。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魯迅先生寫出了這篇讓人振聾發聵的《阿Q正傳》。

“我在《覺醒年代》中怎麼沒見過這篇?”

“確實,《覺醒年代》里沒有提過這篇。不過想來也正常,畢竟《覺醒年代》是群像,不可能對魯迅一個人着墨太多。”

“《覺醒年代》中提到的作品肯定不全。這篇《阿Q正傳》我還沒看,但光是這個創作背景,就看的我心驚膽戰,我想知道這個創作背景是誰寫的?葉老師寫的還是古文協會寫的?”

“誰寫的都不重要了,這創作背景能發出來古文協會也是真牛逼。”

“真先生啊!”

“我一時間,竟然有些恍惚……”

“別恍惚了,你看完這正文,你就更恍惚了。我他么感覺葉老師這是在我身邊裝攝像頭了吧?這特么寫的就是我本人啊!草了!”

“啊?”

“什麼意思?”

“你們看看就知道了,指着鼻子把所有人都罵了一遍的書,我是真第一次見到。”

很多人都剛看完創作背景,畢竟這創作背景不是亂編的,都是有史實為依託的,很多人都是一邊看一邊查查資料。但有些人看完了,此時評論區已經出現一些人寫書評了。

“我也趕緊看看。”

“屏蔽書評,拒絕劇透。”

“這樣的,真不能先入為主,必須得自己思考。說真的,葉老師這幾篇,我是讀過的當代作家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沒有之一!”

“確實,文筆情節方面不說,單說思想深度,是其他人拍馬也趕不上的。”

大家點開正文,一字一句的讀了起來。

開篇出現的主人公連個姓名都沒有,只是叫做阿Q,可見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阿Q這人非常的有特點,他若是打架打輸了,便自己和自己說道:“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用這樣的自我安慰來獲取優越感。哪怕是這樣優越感被擊碎之後,他還能繼續麻痹自己,給自己找出好多些安慰自己的話來。

哪怕他好不容易贏來的錢被人搶走了,他痛苦的捶打着自己,很快便覺得自己這樣打自己,就和打那些搶他錢的人是一樣的,於是又滿足的睡去了。

阿Q就是這樣的人,中這些個章節,都是通過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來襯托出阿Q這種“精神勝利”的特質。

不論發生再大的苦難,他總是能夠自我安慰、自我麻痹,找到那個讓自己心滿意足的解釋。

哪怕,在最後被押送刑場處決的時候,他懊惱的還是自己在畫押時候那個圈沒有畫圓。這對於他來說,是很難以接受的事情。但即便是這樣,他也很快的說服了自己,“孫子才能畫好呢”,便又心安理得了起來。

他參加革命,竟然只是看見那些革命黨神氣,人人都討好他們,所以他也要革命。最後落得個被槍決的下場,哪怕都丟了性命,他也沒弄懂自己到底是為什麼死的。哪怕都要被殺頭了,他還能用精神勝利法讓自己忘記殺頭的痛苦。

發生在阿Q身上的故事,讓人啼笑皆非。

但同時,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卻又讓無數的讀者沉默。

很多人,彷彿在阿Q的身上都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職場上,被領導劈頭蓋臉的一頓怒罵,到頭來自己不去怪領導,反而覺得這是領導看重自己的表現,領導怎麼不去罵別人呢?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往日覺得沒什麼,可這會看着這篇《阿Q正傳》,大家的內心彷彿被狠狠地錘了一下。

似乎那張遮羞布,被人扯掉了。

“離譜……”

“他誹謗啊!他在誹謗我啊!”

“葉老師這寫的……怎麼有種戳肺管子的感覺。”

“不對勁啊!《狂人日記》不是這個風格啊!這槍口怎麼突然對準自己人了?”

“我感覺葉老師這,諷刺值拉滿了!”

“我好像體會到《華夏日報》的人看《狂人日記》那種感覺了。”

“不應該啊!葉老師咱們是站在一邊的啊!伱寫這個我是真的不能理解啊!打工人何必諷刺打工人呢?”

“我也不能理解。”

《阿Q正傳》這篇,是很有深度的,哪怕在魯迅的所有作品當中,這篇也是能排在前列的。

這就導致,很多讀者其實壓根沒讀懂這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但幸好,葉落的粉絲中有大神。

關鍵時刻,千里江山再次站出來了,“首先,我提醒大家一下,《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把這篇,結合到當時的環境中去看。我認為,這篇《阿Q正傳》一共論述了三個近代史上的重要問題:”

“第一,作者深刻的批判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這也是這篇的核心內容。至於阿Q這一人物,則是代指,而且這個代指非常的廣泛,可以說是從上到下。第二,中則是論述了阿Q這一人物參與革命的偶然性與必然性。第三,則是通過這篇,總結了歷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當然,這是魯迅先生的視角。如果你認為這的作者是葉落老師,嗯,這也是大家心裡不舒服的原因,畢竟被人戳了心坎。但是,我看見有些評論說葉老師的槍口變了,這說法絕對是錯的!是不客觀的!這麼說吧,你是阿Q,我也是阿Q,但阿Q絕對不僅僅是你我而已。你要知道,你看了這篇有些鬱悶,但鬱悶的人也絕對不僅僅只有你我。話至此,剩下的自己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