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6月30日晚,巴西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球場。

聯合會杯決賽,巴西對陣西班牙。

這是一場舉世矚目的焦點戰。

兩支巨星雲集的球隊,都是驚險地跨過半決賽。

西班牙是憑藉著替補小將伊斯科上場後的閃光,托雷斯的一錘定音,1比0險勝葡萄牙。

巴西隊則是到了比賽的壓軸階段,才由卡卡接內馬爾的助攻,攻入制勝一球,2比1擊敗了烏拉圭。

可以說,兩隊都踢得非常兇險。

這也體現出了聯合會杯的技戰術強度和含金量,並不像很多球迷賽前所認為的那麼雞肋。

至少,這也是一座世界級的冠軍獎盃!

而在這場決賽之前,巴西國家隊的主教練斯科拉里就在新聞發布會上,高調地表示,“這場決戰將是西班牙走下神壇的開端!”

言下之意就是,巴西要在這場決賽中,將西班牙打回原形,趕下王者寶座。

這體現出了斯科拉里的雄心壯志。

在對陣葡萄牙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是非常看好西班牙的,尤其是小組賽的那一波狂勝,更是讓全世界球迷都嘆為觀止。

可到了半決賽,西班牙就暴露出了自身非常大的問題。

年齡!

別小看這個詞,它才是足球場上最具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哈維已經33歲了。

哈維·阿隆索也已經31歲了。

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賽季,踢了五十場比賽之後,到了夏季,他們還要再應付短短半個月內的連續高強度比賽,這對那些年過三旬的球員來說,真的是非常要命的。

年齡,決定着球員的恢復速度。

這對於西班牙這樣的球隊來說,更為要命。

因為在過去,西班牙可以憑藉著出色的體能,在球場上不惜體力的奔跑、覆蓋,利用技術和傳控球能力,來彌補身體方面的短板和軟肋。

可如果身體老去,體能不行,對抗下滑,以西班牙球員那種瘦弱的身板,怎麼去對抗?

過去這些年,從08年的歐洲杯到10年的世界盃到12年的歐洲杯,西班牙可謂是橫掃世界足壇,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豐功偉績。

但所有的球隊也都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怎麼去克制西班牙,而且行之有效的辦法。

法國隊0比0逼平了西班牙。

德尚在這場比賽里的戰術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法國隊在比賽中表現出了比西班牙更強壯的身體,更加迅捷的速度,以及能夠通過縝密防線整場比賽持續壓迫對手的體能。

在擁有這些優勢的情況下,只要技術不輸給西班牙太多,是有可能擊敗對手的。

當然,就算技術差得太多,就靠這些優勢,也是有機會擋住西班牙的進攻。

斯科拉里在賽前就反覆研究了那場比賽不下於十次,他幾乎把比賽的每一個小細節,每一個問題都放大出來反覆研究。

也許有人會說,那場比賽只是世界盃預選賽,強度還是不夠。

那本屆聯合會杯半決賽,葡萄牙就幾乎復刻了法國隊的戰術。

如果不是楊浩在後來安排了伊斯科替補出場,這名小將打出了令人驚艷的狀態,拯救了西班牙,那現在進入決賽的是誰,還真說不準。

斯科拉里不得不承認,楊浩確實是一名戰術大師,甚至堪稱偉大。

因為他幫助西班牙摸索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戰術道路。

但問題是,楊浩再強,他也改變不了事實。

哈維等老將在老去,西班牙目前人才儲備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尤其是他們的身體對抗依舊羸弱,速度依舊不快。

甚至就連他們過去賴以生存的體能,現在都有些力有不逮。

這就是巴西隊的機會!

“我們擁有比西班牙更為強壯的身體,更快的速度,更具個人實力的巨星,我們還有不輸給任何人的傳控球技術!”

“現在,我們的體能也比西班牙更為出色,我們幾乎在所有的方面,在所有的技戰術層面,都比西班牙佔優!”

“我想象不到,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拿下這場決賽!”

“我們有什麼理由,讓這座冠軍從巴西的國土上被帶走?”

斯科拉里在賽前更衣室里,慷慨激昂的一席動員,讓所有的巴西球員都跟着熱血沸騰。

這讓他們上了球場後,每一個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亢奮。

門將:塞薩爾;

後防:馬塞洛、大衛·路易斯、蒂亞戈·席爾瓦和阿爾維斯;

中場:保利尼奧和古斯塔沃組成雙後腰,前面是內馬爾、卡卡跟胡爾克;

前鋒:阿德里亞諾。

首發11名球員里,有5名來自馬競,包括上賽季效力於西甲的保利尼奧,足足有9名球員來自西甲。

所以雙方非常熟悉。

……

西班牙的問題,楊浩知道嗎?

答案很明顯,他知道,而且比誰都清楚。

所以,在戰平法國隊之後,他在聯合會杯之前,就毅然決然地招入了伊斯科和科克。

很多西班牙媒體都在抨擊他,罵他是在用人唯親。

憑什麼卡索拉等一批實力出眾,年齡合適的球員不能入選,反而是兩名在馬競都踢不上主力的小將進了?

甚至有很多媒體都唯恐天下不亂地造謠,認為楊浩是想要用自己最後的兩屆大賽,為馬競的小將們鋪路,公器私用。

在聯合會杯的比賽之前,楊浩背負上了非常沉重的負擔和壓力。

很多人都替他擔心,如果西班牙拿不到好成績,他可能會因此名譽受損,嚴重的甚至可能身敗名裂。

但在半決賽踢葡萄牙後,所有人都幡然醒悟了過來。

沒有伊斯科,西班牙拿什麼進決賽?

伊斯科做得到的事情,卡索拉做得到嗎?

在西班牙國內,輿論已經開始反轉。

之前,媒體和球迷對楊浩的質疑和擔憂有多大,現在反轉的力度要比他們大上十倍、百倍。

但身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楊浩心裡頭非常清楚。

踢葡萄牙,西班牙已經有點強弩之末的跡象了。

這還多虧了他在小組賽踢塔拉提時全員輪換,否則怕是撐不到半決賽。

所以,這場決賽里,楊浩果斷變陣,拿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已久的另外一套戰術打法。

更穩妥更具實用性的一套戰術。

還是433。

門將:卡西利亞斯;

後防:阿爾巴、皮克、佩佩和拉莫斯;

中場:哈維·阿隆索、布斯克茨跟哈維·馬丁內斯;

前鋒:伊涅斯塔、托雷斯和大衛·席爾瓦。

當所有人看到西班牙的這套首發陣容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震驚。

楊浩徹底打散了中場配置。

哈維·馬丁內斯雖然也叫哈維,但他跟巴薩的哈維可完全不同啊。

如果說,之前在右路表現出色的小將卡瓦哈爾被皮克頂替,拉莫斯重新回到右邊路,這是出於防守C羅和內馬爾的穩妥考慮,那哈維為什麼坐在替補席?

哈維·馬丁內斯為什麼首發?

帶着種種的疑惑,這場舉世矚目的焦點戰正式拉開帷幕。

……

斯科拉里作為世界盃冠軍教練,絕不是浪得虛名。

過去這些年,他又一直都在歐洲執教,對西班牙足球並不陌生。

這場比賽他採取了4231打法,保利尼奧和古斯塔沃的雙後腰,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