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李世民聽說岳山給李淵寫了傳記也很驚訝,連忙接來過翻看起來。讀完之後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李家王朝是怎麼建立的他很清楚,齷齪事真的沒少干,岳山這是把他們寫成白蓮花了。

他雖然很喜歡‘虛名’,但看過這篇傳記還是覺得有些臉紅。

不過,他喜歡。

“你怎麼會想起寫這篇傳記的?”

“太上皇或許有許多瑕疵,但他終結亂世還天下太平的功績,是值得我們這些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所感恩銘記的。”岳山解釋道:

“但天下人對這些並不是很了解,或者說不關注,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讓天下人知道這些。且太上皇已經走了,也應該為他的一生蓋棺定論。”

李世民頷首道:“翠嵐此言深得我心,好,就依你。我這就讓禮部把這篇傳記以邸報的形式昭告天下。”

他自然知道這篇傳記對李唐的好處,別的不說,收割一波民心還是沒問題的。

岳山卻有不同意見:“以朝廷邸報的名義發表恐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以為還是以我個人的名義發表在渭水學報上最為合適。”

李世民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岳山的意思,這篇傳記美化的地方實在太多,以官方形式發表絕對會被人嘲諷一波李家不要臉。

以私人的形式發表就沒有這個問題,即便寫這篇傳記的是岳山。外戚始終是外戚,他姓岳不姓李。

且私人發表和官方以邸報的形式昭告天下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

前者大家最多也就是嘲諷岳山無腦拍李淵的馬屁,但孫女婿吹噓爺爺是很正常的操作,挑不出大毛病。

後者就是皇帝昧着良心鼓吹洗白自家祖先,忒不要臉。

這個道理並不複雜,李世民剛才只是沒往這方面考慮,被岳山一提醒自然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於是道:“還是你考慮周到,就放在渭水學報上發表吧。”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好似想起了什麼,轉而說道:“最近彈劾渭水學報的奏摺很多,理由就是學報發行全國十七道一百二十餘州,影響力甚廣,一旦被有心人利用恐會引起天下動亂。”

“我相信你不會做危害天下的事情,那些奏摺都被我壓下了。但你也要看好渭水學報,別給我惹出亂子。”

岳山感激的道:“謝聖人信任。”

渭水學報被人彈劾這件事情他早就有所耳聞,並不覺得奇怪。報紙創辦之前他就做好了被彈劾的準備,而且那些彈劾他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擊他。

報紙的威力但凡有點眼界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這麼危險的東西要是沒人彈劾,岳山才真應該擔心,大唐是不是要完了。

在創辦之初他就已經想好了對策,只是當時報紙的威力還沒有顯現出來,貿然把對策拿出來沒人會當一回事兒。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了,正是拿出來的時候。

“為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報刊兩者皆占不能輕易交到私人手裡,即便是我也不行。”

“報刊的好處大家都能看得出來,門檻又低,必然會有不少人模仿。只是他們摸不清朝廷的態度不敢輕易出手。”

“若朝廷置渭水學報不理,用不了多久天下就會多出幾百種報刊,到時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強行禁止也非良策。報刊畢竟是利器,用的好於國於民都有利,朝廷不能因噎廢食就這樣把它扼殺掉。”

“最好的辦法是出台相關法令規範報刊市場。”

李世民欣慰的點點頭,岳山果然從不讓他失望,即便謀私利也絕對不會妨害朝廷。

報刊的危險性他豈能看不出來有心想要禁止,但這畢竟是岳山搞出來的,就這樣禁掉恐怕會傷了雙方的感情。

而且也正如岳山所說,報刊用好了確實是朝廷手中的利器,他又有些捨不得就這樣禁掉。

兩難之下他只能把所有的彈劾都壓下去暫且不提這件事情,但私下已經命人牢牢盯緊渭水學報,不要搞出什麼不該出現的文章在上面。

而現在他只是把心中的想法稍稍透漏一些,岳山馬上就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可見他心中是有數的。

“你有何想法,不妨一併說出來。”

岳山拿出了早就想好的辦法:

“第一,朝廷設立一個部門專門管理報刊、書籍等出版物,完善相關律法。”

“第二,設立辦報門檻。想創辦報刊必須獲得朝廷的許可拿到許可證,私下辦報的一律嚴懲。”

“第三,規定報刊禁止刊載的內容種類。比如反人類的、教唆人為惡的等等,凡此類文章一律不能刊載。若有就給予已經處罰甚至收回許可證。”

“第四,每一期報刊出版前必須要先經過朝廷相關部門的檢驗,確定沒有違法違規信息才能刊載。”

“暫時我就想到這麼多,聖人以為如何?”

李世民道:“你果然早有準備,每一次你都能想到別人前面,不錯不錯。你的建議很好,等太上皇入土為安之後我在召集眾臣商議此事。”

“聖人謬讚,愧不敢當。那……我現在就去找渭水書院趕緊把這篇傳記發表了。”

“嗯,去吧。你辛苦一下,儘快把這篇傳記發表,這幾天可以不用來宮裡。”

得到允許岳山就離開了皇宮,馬不停蹄的來到書院找到王績。

“這是……”看着手中的傳記,王績都有些不敢相信。

在太上皇駕崩的時候刊載一篇關於他的傳記,對渭水學報來說絕對是一種榮譽,而且也是江湖地位的體現,更是一個護身符。

渭水學報蒸蒸日上他自然開心,但也開始擔心會不會遭到朝廷的打壓。就算岳山能暫時抗住來自朝廷的壓力,地方上呢?

地方上的官吏可以隨便找個借口禁止學報發行,你連講理的地方都么有。

現在好了,這篇傳記刊載之後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最起碼短期內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聖人對你還真是信任,這蓋棺定論之事都能讓你插手。”

“這也是壓力啊。”岳山嘆了口氣,道:“我已經把建立報刊管理機構的事情告訴了聖人,他已經同意。你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王績笑道:“那就好,如此我就可以放心的辦報了。”

之後兩人就一起來到位於書院一角的渭水學報辦公室,把傳記交給他們,讓他們用儘快的速度印刷。

對於這份傳記,報社成員自然是拿出了十二萬分的專註去處理,生怕哪裡出錯把自己給撩進去了。

工作交代下去之後,兩人開始參觀報社。主要是岳山參觀,王績介紹。

“按照你的建議報社分為編輯組,專門負責審閱來稿或者向專人約稿。通過他們的審核後會進入校對組,審查裡面有沒有錯字亂句和敏感違規信息。”

“通過校對後就是排版……排好版之後在把樣本送到印刷作坊進行印刷……最後通過我們的渠道運送到大唐各地。”

“一開始大家還不習慣經常出錯,經過幾期磨合後總算摸索出了一些門道……現在總算步入了正軌,讓我也省心了不少。”

岳山贊道:“無功兄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