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頭一看零杠五。還好,這樣的慘劇沒有能夠發生,陳凱目送着李定國的大軍啟程向西,腳下的廣州府也正式收入囊中。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不過底牌更足了一些,卻是最大的好事。

至於郭之奇的離去,陳凱倒也並不在意。廣東現在能夠立功的所在已經被陳凱佔盡了,其人留在廣東也不會有太大的裨益,不如換一條跑道,跟着李定國到廣西去建功立業。而在廣東的地面上,也有連城璧、張孝起之流坐鎮,粵西地方依舊控扼在文官集團手裡,這就足夠了。

相互算計的事情陳凱已經沒有興趣了,現階段需要做的一如他與李定國所言的那般,是要講一個深根固本,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才有未來可言。

隨着韶州府城的收復,明軍控制了這個省的絕大多數府縣。之於清廷,這個華南經濟、政治、軍事等諸方面幾乎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省就只剩下了南贛巡撫旗下的南雄府,以及韶州府北部的三個縣,最多的,也就是能把惠州府的和平縣算進去。不過也算不了多久了,因為陳凱回返廣州之時,郝尚久就曾對其提到過,這一遭回去,便順帶着要將和平縣拿下來,免得清廷在惠州府的地界上再埋個釘子,讓人看着就不舒服。

這,是不是郝尚久的強迫症,陳凱對此不關心,清廷現階段也全然顧及不上。在北京,大明王朝曾經的京師所在,如今早已是滿清的統治中心。曾經城內的百姓,業也被盡數驅逐出了城,城內區域則劃分給了八旗,以北據正黃、鑲黃,東置正白、鑲白,南憑鑲藍、正藍,西固正紅、鑲紅的布局將皇城環抱在內。

皇城,也就是所謂的紫禁城,說起來卻已經不是明時的那般了,很多建築伴隨着李自成兵敗一片石,隨後退往陝西的一把大火而付之一炬。如今的紫禁城,恢復的幅度還比較小,憑着清廷增加稅賦的手段業已恢復了一些,但卻還處於一個過程的起始而已。

重建的大殿恢弘如舊,大殿之內,八旗權貴雲集,最上首的龍椅之上,卻是個看上去只有十六七歲的年輕人,身穿着龍袍,在那些飽經風霜的權貴門前顯得份外的稚嫩。

他,便是當今的滿清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所謂的順治帝。甲申的前一年,其父皇太極病故,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與皇太極的異母弟多爾袞相爭,結果作為中間派的兩紅旗、鑲藍旗居中調停,利用支持皇太極之子的名義排除了多爾袞,隨後又用多爾袞排除了豪格,將這兩個手握大權的實力派解決掉,扶持了當時只有不到六歲的順治登基。

算起來,登基為帝,已有近十二年的光景了。但是,最開始的七年里,他始終生活在那位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陰影之下。直到多爾袞去世,他以在多爾袞掌權時期受到壓制的兩黃旗權貴的力量將多爾袞毀墓掘屍,利用多爾袞無子,勒令從多鐸那裡過繼過去的多爾博歸宗等手段,總算是將正白旗收入囊中,憑着兩黃旗和正白旗的實力才恢復了皇帝的權威。

不過,清初政治,八旗權貴們的影響力依舊極大,遠沒有設立軍機處實現中央集權後的那般大權在握。是故,朝中有事,依舊是要召集八旗權貴會商。更何況,如今面臨的局面,已經不下於三年前的那般惡劣了。

“宜永貴那奴才剛剛送來了加急奏報,說是逆賊陳凱率領四萬海寇連下長寧、翁源、英德以及韶州府城四地。他派了南贛的綠營去截擊,雖說是沒有保住韶州府城,但是也遏制住了陳逆的攻勢,現在與其在韶州府和南雄府對峙。”

“四萬?虧那奴才敢說,陳逆有四萬人的話早就把贛州城圍了,還能讓他給攔住了。皇上,依奴才之見,八成是陳逆就帶了一兩萬兵馬,打下韶州府城已經沒有太大的餘力了。”

“鰲拜這話還是有理的,奴才也覺着大概是這麼回事。去年,逆賊陳凱可謂是出盡了風頭,在福建幫着海寇謀劃,在廣東又與那老本賊勾勾搭搭。但是說到底了,他手裡就只有那些本錢,糧草總要有時間才能積累起來,剛剛經過了那樣的動作,才半年的功夫,絕計是緩不過來的。”

“嗨,不管怎麼樣,宜永貴那奴才還是保住了南雄府,沒有容着逆賊陳凱繼續囂張。功,還是要賞的,但是丟了韶州府的過,他也得扛着。”

南贛那邊的局勢暫且不會有太大的反覆了,這是經驗之談。一眾八旗權貴你一言我一語的,瓮聲瓮氣在大殿里回蕩,很快就幫順治做出了決定來。

然而,南贛遭受威脅,歸根到底還是廣東的陷落,清軍在廣東的存在幾乎是被一掃而空。陳凱搭檔李定國的組合使得清廷丟了一個省,順帶着還有兩個王爺和大批藩兵以及八旗軍的存在。如此一來,當年的三順王盡數被誅,清廷前前後後冊封的四個漢人王爺,這些標杆式的人物就只剩下了一個吳三桂,還碩果僅存的在陝西那邊金貴着呢。

距離廣東甚遠,那位漢人王爺估摸着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不至於來個四大皆空。但是問題在於,三順王盡沒,明軍在去年取得的佳績甚至已經超過了鏖戰一載,針對四川、廣西、湖廣三省多路出擊,結果只拿下了半個廣西和少量府縣的永曆六年大反攻。在陳凱的努力之下,清廷口中的海寇和老本賊兩路開花,一口氣收復兩個省的地盤,實在讓清廷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震動,甚至就連當年尼堪之死也未必能夠比得過今日這般。

“又是那個陳凱,當年從尚可喜那狗奴才嘴裡虎口拔牙,這回乾脆直接把尚可喜弄死了。這個漢狗,實在狡猾得緊!”

鄭成功的實力很強,這一點清廷已有共識,否則也不會在前年和去年對其大力招撫。但是相比李定國,那兩蹶名王的赫赫聲威,卻還是要遜色不少。

原本,陳凱為鄭成功所用,對於清廷而言已經是比較撓頭的事情了。說到底,還是唯恐在這等有能的文官的輔佐之下,鄭成功的實力不斷增長,成為清廷的心腹大患。可是到了現在,這似乎已經不是問題了,因為更大的問題在於李定國和陳凱的組合,這樣的組合對於清廷的威脅性已經用事實證明過了其巨大。

“大同那邊就還沒有消息嗎?”

“人都死光了,那五個原本的死囚倒是找到了,但是他們也沒聽說過有陳凱這號人。”

“是啊,原本就不顯山不露水的一個小人物,怎麼查啊!”

從陳凱出道以來,尤其是進入到清廷的視線之後,他們就沒有少了到大同府去調查陳凱的身世,想要從中找到些什麼能夠抓住的把柄、利用的弱點什麼的,可是派出去了多少批次人,責成了多少次的當地官吏,卻如同是泥牛入海一般,連個迴響兒都聽不到,就好像是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