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看着登州送來的情報,了解了孔有德之亂的詳情始末之後,王業泰深深嘆了口氣。

情報是敵情司安插在登州的小五派人送來,並非是登萊巡撫孫元化的求援書信,所以對出兵登州幫助孫元化剿滅孔有德,王業泰暫時沒有這個意圖。

不是王業泰忍心看着一水之隔的登州發生動亂,實在是他現在焦頭爛額力有不逮。

遼南現在自身的問題太多太多,要趁着冰凍之前把冬麥播種下去這樣來年才有收穫、還有趁着冬季還沒到來時曬制最後一波海鹽,趁着海面沒有冰封的時候多打些海魚,這些都關係著遼南生活下去能否渡過這個冬天的根本。

雖然朝廷給東江鎮撥付有錢糧,但是那點錢糧連養活兩萬多軍隊都不夠,對十多萬遼民來說更是杯水車薪。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才行。

更何況,現在遼南的戰事雖然平定,但張旭和李彥直依然戰鬥在建奴腹地,而徐敷奏帶了絕大部分海船和兩營兵馬前往寬甸增援。

所以王業泰現在沒有能力解救登州,甚至連裝載士兵的海船都沒有剩下幾艘。所以對登州實在是愛莫能助.....

而且,遼南東江雖然屬於登萊巡撫管轄,但畢竟和登州山東不是一個地區,王業泰是平遼總兵官,轄地便是東江遼南,沒有越境出兵的理由,除非有朝廷的旨意或者登萊巡撫孫元化的軍令。

但直到現在,孫元化並沒有一紙文字傳到遼南......

所以,從哪個方面來說,對登州的亂局,王業泰也沒法去管,沒能力更沒有理由過問。

但是,和孫元化合作這麼長時間,也畢竟有了些感情,對孫元化這個人,王業泰還是很欣賞的,不希望他像另一個時空那樣,落得個被問罪處死的下場。

在整個大凌河戰役中,孫元化派出了總兵張可大前來遼南聽從王業泰指揮,雖然張可大沒有打贏什麼仗,但王業泰分潤了他一些戰功。而且遼南屬於登萊巡撫管轄,在這場戰役中,王業泰帶着平遼軍立下了絕世之功!

而作為東江鎮的上司,孫元化也能從中分潤一些功勞,這些功勞能不能保住孫元化的性命?王業泰在思考着。

最後,為了再加上一些籌碼,王業泰決定再給朝廷上一道奏疏,提前為張旭部在建奴腹地的攻略請功,順便增加孫元化活下來的可能。

......

在登萊孫巡撫的運籌下,臣平遼總兵官王業泰決定趁着建奴主力攻打大凌河之時,派出一支精銳部隊經朝鮮國境內潛入建州。

是時,臣帶着一萬士兵經鳳凰城直逼遼陽,為了防範臣攻克遼陽,建奴貝勒莽古爾泰徵集全部建奴旗丁,共三萬多人向臣發動了攻擊,臣且戰且退,在鞍山驛一戰全殲了奴貝勒代善兩千精騎,並引誘着莽古爾泰追擊直到金州關外。

趁着建奴全部旗丁被臣引到遼南之時,副將張旭參軍李彥直統帥三千精銳之師從朝鮮渡過鴨綠江攻入建州腹地。

一戰攻下建奴舊都赫圖阿拉城,燒毀建奴城堡村鎮數以百計,殺死建奴百姓十萬。

然後二人又帶兵出群山翻長城,攻到了瀋陽城下,現在正在瀋陽和建奴激戰。

是役,張旭所部以三千孤軍深入敵境三千里,攻克建奴新舊二都,攻佔城池數十座,殺敵數十萬,此乃絕世之大功。

眼下我將士還在敵境浴血奮戰,臣已經盡起遼南之兵前往增援。微臣特向陛下報喜,請陛下和朝廷撥付糧草、嘉獎有功,以鼓舞士氣以竟全功!

......

現在的王業泰根本不知道張旭打得怎樣,但不妨礙他寫這麼一封奏疏。戰果功勞大小尚且不知,但張旭帶兵殺入建奴腹地卻是真實的事情。

在奏疏的一開始,王業泰便說是孫元化的運籌下才有此役,為的就是給孫元化增加功勞保住他性命。

至於朝廷會不會相信,朝廷會不會問罪孫元化,王業泰也並沒有把握。

王業泰並不知道,此時的崇禎皇帝,正經歷着驚、怒、喜、恐各種情緒,而朝廷上也亂成一團麻,對現在的局面根本不知道如何收拾。

事實整個崇禎四年,大明各處都是一團亂麻。

陝西的流賊在延綏巡撫洪承疇的清剿下,大部分流賊渡過黃河進入了山西,整個山西又被鬧成了一鍋粥。據報,山西的反賊已經有三十六營二十萬之多!

山陝動亂,南方也不消停,二月的時候,福建亂民造反攻打瑞金縣城,後再官兵的為腳下逃到了山區。

七月的時候,湖廣發生大地震,長沙、常德、岳州、衢州等府災情嚴重,無數房屋倒坍,死傷百姓數萬,而地震波及了臨近的幾十個府,面積極其巨大。湖廣和江西地方官府已經向朝廷請旨,要求撥銀用來賑災。

可是現在的朝廷那裡有錢糧啊,國庫空的能跑馬!全部的錢都砸在了遼西,用在了大凌河之戰中。

為了籌集四萬大軍的軍費,幾乎刮空了國庫里最後一枚銅錢......

要是打贏了也好了,可誰想到四萬大軍敗了個乾乾淨淨,上至武經略滿桂監軍張春,下到三十多個將領,都折在了遼西戰場。

祖大壽倒是跑了回來,還帶回了三千多建奴首級,可是四萬援軍卻沒了啊!

這一仗可以說是賠了個精光!

當接到遼西戰報的時候,崇禎是那樣的震驚,然後便是怒火萬丈!他有滿腔的的怒火想要發泄,卻根本發泄不出。

大凌河之敗怪誰,怪滿桂嗎?滿桂已經戰死沙場。怪張春嗎,張春不知所蹤。

那就只能怪薊遼督師孫承宗了,而孫承宗已經在戰敗的第一時間上疏請罪,並請辭去薊遼督師的職位......

孫承宗是三朝元老,是帝師,在朝野的威望高的很,哪怕打了敗仗,崇禎也沒法直接處罰他,只能准了他的辭呈,讓他回高陽老家養老。

崇禎的怒火只能發泄在臨陣逃跑的吳襄頭上,下旨罷免了吳襄的官職。但卻不敢殺吳襄。

遼西軍門盤根錯節,吳襄在軍中根基深厚,而遼西軍門最大的頭子祖大壽便是吳襄的大舅哥兼姐夫。罷免了吳襄可以,若是真殺了他,崇禎害怕引起兵亂。

而即便殺了吳襄,崇禎不得不把團練總兵的職位給了他兒子吳三桂,因為派別人當總兵根本不好使,鎮不住那幫驕兵悍將......

所以便是有怒火,崇禎也發不出。

好在,平遼總兵王業泰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在兵敗之餘給了崇禎極大的安慰。

哦,不能說是安慰,而是給了崇禎極大的驚喜!這驚喜完全蓋過了大凌河之敗!

以萬餘精兵朔鴨綠江而上,克鎮江,陷寬甸五堡,下鳳凰城,縱橫遼東兩千里,破城十來座,焚建奴屯村上百,繳獲建奴旗丁首級五千級,俘虜建奴婦孺兩萬多,解救被奴役的漢民三萬多人。

這功績如此之大,超越藍玉直邁徐常!簡直能和漢之冠軍大將軍霍去病相提並論!

一時之間,接到王業泰送達的戰報之後,崇禎是驚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