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距離寶箴要塞大約三十里地時,張秉忠命人在林下安營紮寨。命人喚來歐陽雲房言道:雲房,前部探馬來報,此處要塞易守難攻。你安排黃雀四下散去,發出信息,我八大王見此要塞堅固,易守難攻繞行而過。另外,在安排雀兒潛入要塞重賄要塞守城官員,一定承諾他們,我們只是繞道而行,絕不攻塞,勿需慌張等等。吩咐完畢後,休整一日,夜行潛出。繞過寶箴要塞,直奔川北。

在此途中,經過太平縣的瑪瑙山時,隊伍又受到鄭崇儉和秦良玉的聯合夾擊,傷亡慘重。接着又受到湖廣軍、四川軍和陝西軍等三軍的追擊堵截,義軍連連受到重創,退居興安歸州山中,又被秦良玉等軍圍住,義軍陷於困境。正在此時,張秉忠收到諜報,那楊嗣昌和秦良玉在兵權上已產生矛盾。利用楊嗣昌和秦良玉的矛盾,重新派人攜重寶賄秦良玉,並言之:“秉忠在,故公見重。公所部多殺掠,而閣部猜且專。無秉忠,即公滅不久矣。”秦良玉可能是念及同窗,鬥志鬆懈,張秉忠乘機收聚散亡兵力,在山民的幫助下,走出興安,與羅有才等部重新會合。張秉忠又利用四川巡撫邵捷春和楊嗣昌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寧。邵捷春根本沒有想到義軍如此神速,官軍一觸即潰。義軍突破新寧防線後,順利地進入了四川腹地。義軍的入川,打破了楊嗣昌的圍剿計劃,並在軍事上也從防禦轉入了進攻。楊嗣昌剛愎自用,滿以為官軍早已把張秉忠、羅汝才等部包圍在鄂、川、陝三省交界地區,勝利在握了。但實際上是“總督之令不能行於將帥,將帥之令不能行於士卒”。而張秉忠則盡量避免與官軍打陣地戰,採取“以走制敵”的策略,一晝夜能行三百餘里,快速流動,常常把官軍搞得顧此失彼,腹背受敵,疲於奔命。再加之羅氏兄弟的呼應和干擾,很快就擺脫了桎梏。

起初時,張秉忠不了解官兵具體分布情況,接連失利,非常被動。後來通過諜報摸清了官軍底細,在遊動中牽扯相互聯繫的脈絡,張秉忠說服羅有才,兩軍聯合,加強了義軍的力量。義軍“以走制敵”、“避實擊虛”、出沒無常的戰術對付官軍部隊。同時,張秉忠加強了情報工作,化兵為民,派出很多機靈的軍士扮成商人販,四處探聽消息。老百姓也常把官軍的動向告訴義軍,還常常給張秉忠的隊伍做嚮導。因此,能及時掌握敵情,迅速採取軍事行動,打得官軍措手不及。下令營下不駐防一城一地,然後迅速轉移,使官軍摸不清義軍的去向,難以追擊。官軍的主力部隊不是撲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損兵折將。但是,義軍被困在官軍的包圍圈裡非常不利,隨時都有被圍殲的危險。為此,張秉忠認只有徹底粉碎官軍的圍剿計劃,跳出圈外去作戰,才能更有力地打擊官軍,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眼見着隊伍到了梓潼縣,再行一、二日便可入藏。可秦良玉的白蠟杆子兵如影隨行,尾大不掉。讓張秉忠十分的惱火,心裡想人情也敘了,錢也送了,仗也打了,為啥還要緊跟不放呢?這讓秉忠百思不得其解。好不容易來到梓潼,並未入城直接鑽入山林。休養整頓,放出探馬二十里地外。秉忠命人趕快安營紮寨,自己要好生的想他一想,如何來應對這“念念不舍”的追兵。

走進帳篷里,秉忠命人掛出地圖。歐陽雲房很是時宜的遞上一壺酒言道:將軍,咱們已經到了川北邊緣,再努把力就可以入藏了,可後面還有追兵如何是好?秉忠點點頭說道:嗯!這正是我所想的。如今安營紮寨,就是要想想有何計策,可以退敵。

秉忠一個人在帳內左右來回巡視地圖,一邊飲酒,一邊踱步思考着下一步如何退敵。不知向時,那鳳冠雲雀飛了進來,嘰嘰喳喳的圍繞着秉忠叫個不停。秉忠一伸手,雀兒乖巧地棲落在秉忠的腕子上。秉忠用桌上的毛筆撩撥與它時,哪知道它依然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想是有什麼密信到來,秉忠仔細觀看它的雙足未發現什麼。用手去撫摸它時,撲哧一聲又飛到天空,就在秉忠的頭頂上盤旋。花費許多時光,並無所得,秉忠有些發惱了。嫌棄它攪擾了自己思慮的時間,正在此時,只見這鳳冠雲雀又飛到那地圖站架之上可勁地啄地圖,只聽着梆梆作響。秉忠湊近一看,那鳥兒使勁啄的地方,居然是叫七曲山。再仔細一看,原來七曲山離梓潼縣不遠,看着山形,就是一個天然的山體陣勢。想到了陣法,秉忠突然一拍腦門兒言道:哎呀,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呢?

原來依地形可以同孔明一樣,擺出地勢陣法來;如果運作得好,即便來上百萬大軍這七曲山陣也不懼他,何況是阻攔秦良玉這一隊人馬。如若安排得當,各隊人馬配合有序,活捉秦良玉都是沒有問題的。

原來梓潼是文昌故里,以“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全縣山形眾多,最著名的七曲山,山區古柏蒼翠,遮天蔽日,一派蕭然之意。七曲山區位於四川綿陽梓潼縣城北約九公里處,地處劍門蜀道之南端,金牛古蜀道縱貫南北,整個山區沿山脊成帶狀分布,佔地面積三十多公頃。七曲山區以文昌文化發祥地和全國最大的純古柏林享譽海內外,有以古蜀道、古皇柏、古建築、古文化為主體的人文景觀有多處,文化底蘊極為深厚,例如有魁星樓等。七曲山區位於梓潼縣城北,古稱“尼陳山”。天寶十五年,唐玄宗幸蜀途經此山時,侍臣中有人留下了“細雨霏微七曲旋,郎當有聲哀玉環”的詩句,從此“七曲”之名便名揚天下,更是被道教譽為“天下第九座名山”。七曲山位於劍門蜀道之南端,金牛古蜀道縱貫南北,整個旅遊區沿山脊成帶狀分布,交通便利快捷,是一不可多得的地勢陣法之地。

想當年諸葛孔明在奉節城池的東南方,從卧龍山方向,朝長江的江心伸出一道寬二百餘丈,長達五十餘丈的狹長磧壩,兼有一條支流穿壩而過,這就形成了一道阻攔東進之軍的天然屏障,這就是傳說諸葛亮當年擺下水八陣的地方。所謂八陣,為“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為名稱的戰鬥隊列,大陣包陣,便演變出八八六十四陣,彼此又合為一個大方陣。演來演去,陣法無窮,加上陣後另設騎兵二十四陣,游變往返,機動靈活的配合大方陣作戰。千百年來,八陣圖因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相傳諸葛亮所設八陣圖有四處:陝西勉縣境內、四川新都境內、奉節城東江邊的水八陣、白帝城東北草堂附近的旱八陣草堂八陣。而這之中最聞名的是奉節的水八陣。《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合寫道:東吳大將陸遜火燒蜀軍連營七百里,縱馬靠近了魚腹浦,“看見前面臨山傍江,一股煞氣,衝天而起”,幾番差人前去探視,皆“回報並無軍屯在此”。陸遜便引數十騎親往察看,不想鑽進了諸葛亮擺下的“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的八陣圖。他一進去,陣門突然關住了,“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怪石差峨,槎椏似箭;橫沙泥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陸遜大驚曰:“吾中諸葛亮之計”奉節人民因仰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每年正月七日傾城出遊八陣圖,謂之“踏磧”。諸葛亮創製的“八陣圖”吸收了井田法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法。謹慎堂《諸葛氏宗譜》就載有“八陣功高妙用藏與名成八陣圖”的詩詞讚歌。天覆陣贊: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

這七曲山,利用地勢地形可以擺上七星北斗陣,暗合奇門八卦。按北斗星座的方位入七曲山,虎賁、洪山、霍山、大雀等四營,一分為二分為紅、藍二旗。此為八星,撇出大雀營的藍旗作為隱輔之星。七星入七曲山盤營紮寨,依次虎賁營的紅藍二旗分別為天樞、天璇,洪山營的紅藍二旗分別天璣、天權,組成斗魁之形;霍山營的紅藍二旗分別為玉衡、開陽,大雀營的紅旗當瑤光,三營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衝要,因此由七星中戰力最強的虎賁營紅旗承當,斗柄中玉衡為主,由戰力次強虎賁營藍旗承當。天罡北斗陣在敵人來攻時,正面首當其衝者不用出力招架,卻由身旁三營皆可側擊,反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陣,除非將七營中打倒一隊,否則決然無法逃出。陣中七營以靜制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牢牢將敵人困於陣中,但是若深諳此陣奧妙,搶佔北極星位,便能以主驅奴,製得北斗陣縛手縛腳,不得自由施展。後來,這一陣法成為秉忠他們禦敵的法寶,可單由七營布陣,也可分化為七七四十九旗布陣,每七人一組,布成十四個天罡北斗陣,和每七個北斗陣又布成一個大北斗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剋,互為犄角,更是威力無窮。這僅僅只是戰力而言,另外,大雀營的藍旗則化整為零,將每一星的周圍配備煙火二隊交叉和燧石與鐵蒺藜的二種兜蓬暗器隊伍來進行干擾那些進攻和陷入的隊伍,以亂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