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嚀泉寨,是李岩在姑師與龜茲之間設立的第二個城寨,因其護着一口被稱為“嚀泉”的水源而得名。

守城寨的是個叫柏田的校尉,此時的他正在校尉帳內與手下幾個二五百主商議戰事。

“校尉!”一名二五百主問道:“據聞李岩將軍已經圍了龜茲,我等這些城寨應是勿需擔心敵軍來犯了。”

柏田搖了搖頭,說道:

“你等若是這般想法,那便是大錯了。”

“那沈兵是何許人,據說連那李牧也是死在此人離間計之手,李岩將軍又豈能圍得住他!”

此時沈兵計殺李牧之事已漸漸傳開了。

這其實也是趙高想讓沈兵內部出現矛盾,因為沈兵屬下精銳神武軍中有相當一部份是李牧舊部,也就是北地騎軍。

消息若是傳出去,就有可能使神武軍人心不和。

趙高又哪裡會想到,沈兵根本就沒把神武軍帶來。

趙高這麼一傳就更是讓秦軍對沈兵又是敬佩又是畏懼……秦軍尚武之風盛行,有時甚至會超越敵我陣營,尤其是在楊端和還受制於一名太監監軍幸熾的時候。

接着就有二五百主抱怨道:“據說此次楊將軍是受監軍之令不得不攻龜茲,這行軍作戰之事,何時輪到宦官作主……”

“你卻是嫌命長了!”柏田趕忙打斷了部下的話,同時壓低聲音小心的看了看帳外,見沒什麼動靜,才稍稍放心:“政事休提,我等只管行軍作戰!”

一眾二五百主接二連三的應着,但心下卻有不岔。

過了一會兒,就有部下問:“以校尉之見,難道這沈兵會來攻我城寨?”

柏田點了點頭,然後指着地圖說道:“這嚀泉與東西兩頭都有數十里之遙,援軍至少要兩天才能趕至。若沈兵帶着大軍將我城寨一圍……我等不過三千人,又如何能堅守兩天?”

頓了下,柏田又接著說道:“一旦嚀泉失守,李岩將軍圍着龜茲的部隊便會被斷了補給,龜茲之圍不救自解。我若是沈兵,也會帶兵來攻……”

各二五百主不由面面相覷,被柏田這麼一說,他們也覺得形勢還真是這樣。

接着就有二五百主問了聲:“校尉,要是這沈兵當真來攻,我等該如何是好?”

“還能如何是好!”柏田回道:“自然是死戰不退!”

“可是校尉。”另:“若是與匈奴或是六國作戰,我等卻不似這般猶豫,但沈兵此人……”

“據說軍民都不信公子扶蘇會反皇上,猜測皇上是被宦官所惑。若當真如此,我等拚死作戰,一個不好最好還要成了反賊……”

柏田聽到這裡就意識到這場仗是沒法打了。

這不僅是因為嚀泉寨與沈兵兵力懸殊的問題,也不是戰鬥力差距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士不知為何而戰。

確切的說,就是軍民普遍信任沈兵和扶蘇,而對嬴政那不符合常理的聖旨起了疑心,於是軍心動搖毫無戰鬥力可言。

這種局面讓柏田很絕望,最後他只能說了一句:“想想我等還在咸陽的家人吧,稍有差池,便是滿門抄斬之罪!”

於是大家都默不作聲了,帳篷內只剩下一聲聲嘆息。

柏田只希望自己的猜測是錯的,希望沈兵不會以嚀泉為目標。

然而,營帳外卻傳來一陣異樣的馬嘶,接着只聽“崩”的一聲,城寨的木柵欄就被拉倒了一片……

這是騎兵進攻城寨常用的戰術,先派人偷偷的將數十根繩索分別綁縛在木柵上,接着再以上百匹馬牽引,接着突然間……城寨就會被拉開一個大缺口。

柏田暗道一聲不好,趕忙下令:“出戰!”

正要去披掛卻發現幾個二五百主都坐着不動,不由奇道:“敵軍已至,你等……”

“校尉,對不住了!”

說著幾個二五百主一擁而上將柏田給綁了。

柏田馬上就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破口大罵:“你等好大的膽,這麼反了難道就不顧家人了么?”

“校尉!”一名二五百主回答:“所謂法不責眾,我等三千餘人都反了,他們還能將我等家人全殺了?”

“此時正是非常時期。”另一人說道:“沈兵在外虎視耽耽,朝廷正是穩定人心之時,他還敢大開殺戒自亂陣腳?”

又一人說道:“我等守着嚀泉便是必死之局,既是如此,何不搏上一搏?”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眾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柏田聞言不由長嘆一聲,心知多說也是無用了。

其實幾個二五百主說的沒錯,朝廷在這情況下就算要治罪,也多半不會拿普通兵士的軍屬治罪,因為若是如此,要殺的人就太多了。

朝廷會轉移視線,將罪責全推在率軍的將領也就是柏田身上,然後將柏田家人趕盡殺絕。

這樣既能殺雞儆猴,又能給自己找到台階下。

柏田也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才一直堅持立場不敢投降,沒想到現在……卻是不降也不行了。

於是,當沈兵站在城寨外朝裡頭大喊:

“北地大將軍沈兵在此!”

“公子扶蘇命你等速速出寨投降,我等均為大秦子民,絕不害你性命!”

沈兵這一句話便帶出了自己和扶蘇的名字。

這其實就是恩威並施,沈兵代表的殺,而扶蘇代表的則是身份、地位和仁慈。

這讓所有人都知道投降就是生,抵抗就是死。

何況還有一個很好的借口……扶蘇是秦國公子,還有可能是真命天子,投降了或許才是正途。

那哪裡還有不降之理。

於是沒過多久,就聽城寨裡頭叫道:“大將軍莫要動武,我等出來降了!”

接着秦軍便一隊隊的自缺口處走了出來,並將兵器整齊的排列在城寨外成片的跪下。

扶蘇倒也大膽,親自策馬上前,然後跳下馬來將為首幾人扶起並好生勸慰。

這一幕只看得沈兵是一陣心驚肉跳的,這要是有幾個假降,突然上前將扶蘇撲殺,那一切可就前功盡棄了。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扶蘇才真正得到了這些降軍的認同和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