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雖然晉平公晚年驕泰奢侈,貪慾昏庸,六卿大夫更是一個比一個腐敗,但晉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還是不乏賢臣。

比如,公元前538年春,晉少姜下葬。按理,少姜並非晉國夫人,去世、下葬均無需其他諸侯前來弔唁、送葬。但由於晉國無論是國君還是卿大夫,每天都巴不得晉國有事,從而讓諸侯國派人來參加,從中可以獲得大把好處。

這次,鄭國接到消息後,無奈派出卿大夫游吉去參加少姜的葬禮。

看着鄭國人一車車財物送來,晉國大夫梁丙和前軍尉張孟之子張趯搖了搖頭,再嘆了口氣,他倆上前接待了游吉。

梁丙快人快語,他對游吉道:“唉,我們晉國也太過分了吧,害得你們居然為這點事還要大老遠跑過來,不管如何,這又不是夫人下葬,要求你們前來送葬,這個禮數是要求過分了。”

游吉擺擺手,無奈道:“梁兄、張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啊。想想以前貴先君文襄之時,對各諸侯也基本沒有這個要求那個要求,只規定了三年聘問一次,五年朝見一次即可。遇到需要共同解決的國際事務,互相會見會見。諸侯有重特大事了,則舉行盟會。

國君薨了,各諸侯只派出卿大夫參與會葬;君夫人卒了,派大夫送葬。大國對諸侯,只要求昭明禮節,對諸侯也只是適當有所命令,哪裡有額外增加負擔的事啊。

而如今,寵妾禮數超過正夫人,其之喪也要求諸侯參加,各諸侯都不知道何去何從,不知派什麼樣級別的人來送葬。但又擔心惹惱大國,小國怕獲罪,又怎麼敢怕麻煩?

唉,這一次少姜因寵卻逝,估計齊國又會送繼室過來,到時我們鄭國估計又派我來祝賀。”

張趯也嘆了口氣道:“確實我們晉國要求各諸侯的禮數太多了,不過,我估計以後可能不會了,因為我們晉國再這樣下去,那各諸侯便會厭倦疲憊,從而不願侍奉晉國了。到時,晉國再想要麻煩各諸侯,誰還會聽呢?”

正如游吉估計的一樣,晉平公的愛妾少姜去世後,齊國又要嫁了一位公族女子給老邁的晉平公,當時代表齊國去對晉平公表達此意的是齊國賢相晏嬰。

公元前439年,晏嬰出使晉國,晉平公聽說齊國人又有意嫁一位美女給自己,心花怒放,欣然接受。

晏嬰將公事辦完後,便拜訪了他在晉國的好朋友叔向。

叔向顯然對晉平公再娶一齊女心有不快,在叔向眼裡,國君老邁,且身體不佳,卻荒於女色,於國不利。

叔向問晏嬰:“你們齊國現在怎麼樣?”

晏嬰嘆氣道:“還能怎麼樣?日薄西山,我看是越來越不行了。齊國大好江山,看來以後是要歸田氏了。”

叔向大吃一驚,忙問道:“這怎麼說呢?”

晏嬰道:“國君不愛民,重賦稅,國庫錢糧堆積如山,穿錢用的繩子都腐爛了,但百姓卻挨凍受飢。國君田氏趁機收買民心,民盡附田氏矣。

田氏自家的量器容量比齊國國制多出四分之一,借出糧食用自家的大量器借出,而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在市場上賣出木料的價格,就是在山區採購來的價格。賣出魚鹽海鮮的價格,不高於赴海邊收購來的價格。但凡民眾有疾病困苦,田氏都予以救濟安撫。

田氏愛民如父母,齊國百姓盡歸附田氏。田氏之祖已經看到他們的後代即將擁有齊國了。”

叔向亦唉着聲嘆着氣道:“我們晉國也一樣啊,也到了飄零時節了。如今的晉國,戰馬不駕戰車,公卿不率領軍隊,公室的戰車沒有御者和戎右,步兵的行列沒有長官。百姓困疲,而宮室奢侈。餓死於路之墳堆一個接着一個,但國君的財富特別多,連寵姬家也都是富得冒油。

百姓害怕聽到國君的命令,卿大夫用權擴張自己的勢力,誰來關心百姓?欒、郤、胥、原、狐、續、慶、伯等原來的公族如今淪為皂隸,國君卻毫無悔意,日日鶯歌燕舞。國君無道,公室卑微,權臣坐大,百姓困苦,這樣的晉國,還能有幾天?

我看不久,晉國盡歸各卿,與你們齊國差不多了。”

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的是叔向列舉降為皂隸的八家,欒、郤、胥、原、狐這五家我們曾經講得很詳細了,這裡不多介紹了。續氏,其實是狐氏的別宗,即續簡伯狐鞫居,早在公元前621年因刺殺了陽處父而被問罪抵命。慶氏,則是晉惠公時那位因在韓原之戰時不救晉惠公,最後於公元前645年被晉惠公所殺。伯氏主要是伯宗被三郤所害,其子伯州犁於公元前576年奔楚。

所謂降為皂隸,即這些大家族除了大人物被殺或者流亡外,其族內人士在晉國已經沒落,大部分為奴僕雜役,最多也是下級小吏。

晏嬰道:“那大夫您有什麼打算?”

叔向道:“晉國公族完了,六卿已經開始瓜分晉國了。我聽說,公室將要卑微,它的宗族像樹葉一樣先落,公室就跟着凋零了。唉,象我們羊舌氏,原本出自公室,共有十一族,現在只有羊舌氏勉強苟活。但是,我的幾個兒子都沒有出息,象我如果能夠得到善終,那已經是萬幸了,至於得到祭祀,我已經是想都不去想了。”

叔向堂堂晉國上大夫,居然只想着能夠得到善終,連死後享受後代的祭祀都不敢想,可見這位晉國賢大夫對晉國、對自己的家族是多麼悲觀。

到後來叔向死後,羊舌家族果然遭大難,全族盡滅,不幸應了叔向之憂。這些我們後面會細細道來。

晏嬰和叔向,還有鄭國的子產,再加上魯國的叔孫豹,可以說是當時春秋四賢。史料詳細記載了晏嬰與叔向這一次憂國憂民的對話,儘是憂慮、沮喪、無奈,也正是當時晉國、齊國這兩個傳統中原大國的真實寫照。

歷史也最終印證了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前途的判斷,到後來,晉國最終被韓、趙、魏這三家卿大夫所瓜分,當然,這個瓜分的過程也是晉國六卿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火併後,最終三家分晉。

齊國,則是正如晏嬰所說,到後來,田氏牢牢掌握了齊國政權,最終是田氏代姜,竊取了姜太公所創建的齊國政權。雖然國號仍舊稱齊,但國君已不再是姜姓呂氏,而是媯姓田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