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那天以后我没再见过小莲,刘嬷嬷虽然继续留用,但品级降了两等,把管事嬷嬷的头衔拱手让给了她以前的手下赵嬷嬷。

我身边贴身服侍的宫女换成了弄珠和弄琴,以前和小莲、小菱一道的,什么小萍、小苇等一干“水生植物”统统受到牵连,被配到别的偏殿服役去了。

太后甚至怪罪给宫女取名的人:“什么菱啊萍的,都是随水漂流的无根之物,难怪没品行没节操,以后凡是叫这种名字的人统统弃用。”

太后话了,宫里的“水生植物”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殆尽。包括皇上身边一个叫海寿的小太监都改了名,因为海寿也是一种水生植物,别名梭鱼草。

第二天午膳的时候,皇上出现在紫薇阁,一见到我就问:“姐姐昨天吃饱了没有?”

这是什么话?虽然觉得莫名其妙,我还是很有礼貌地回答:“多谢皇上关心,当然吃饱了。”

“可是朕没吃饱。”

他的话语中带着隐隐的撒娇之意,我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忙道:“那等会多吃点。”

“嗯,跟姐姐在一起,肯定会胃口大开的。”他笑出了一口糯米白牙。

“皇上昨天没喝醉吧?”

“有点哦,其实喝得并不多,只怪朕的酒量太浅。”我笑着安慰他:“酒量浅又不是坏事,正好可以少喝点,那些酒鬼都是酒量奇高,恨不得整天泡在酒坛子里的人。”

这时太后扶着崔总管走了过来。我和皇上赶紧过去一人一边搀着。太后有气无力地说:“皇上。母后最近身体不适。嫌宫里吵闹。想和音音找个安静地地方住几天。”

皇上没赞成也没反对。只是顺着太后地话问:“母后想去哪儿呢?”

“地点还没定。只要凉快点。可以消暑就行了。”

皇上想了想说:“玉华宫和汤峪湖地别苑都不错。也不是很远。一天可以来回。”

我们商量地时候。崔总管在一旁指挥一群太监摆膳。眼看一切就绪。就要开动了。外面却闯进一个人禀报说:琰亲王家地扶桑夫人又杀人了。

我和皇上几乎同时开口问:“杀了谁?”其实我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想再证实一下自己地猜测而已。

那人回道:“就是昨天刚受封为陇西刺史的宋方宋大人。”

果然是他!

在回京城的路上,我和皇上曾就这个问题专门讨论过。不管皇上有多讨厌他,他地功劳都是不可抹杀的。有功当赏,有罪必罚,这是主政者的行事法则,所以对宋方必须有所封赏,至于赏什么。就要看皇上的意思了。

陇西刺史,亏他想得出来,宋方哪儿都可以去。就是不能再回陇西,那里的百姓会把他撕成碎片的。

封宋方为陇西刺史,跟直接赐死他有什么区别?宋方受封地时候肯定也很绝望吧,不过他现在什么都不用想了,落花替他解决了一切。

心里还是有些难过,那人真的为皇上做了许多,我提议道:“皇上,宋方的葬礼就由礼部承办吧,办得隆重一点。也算是皇上对功臣的感念。”

皇上正要答话,传消息的太监却说:“宋大人还没死啊,只是受了重伤,现在全京城的大夫都被请到琰亲王府去了。”

皇上恼了:“该死的奴才,好好的一句话干嘛分成两截,传个话都传不清楚,留着你有何用?来人啊,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皇上请息怒。”我知道他只是失望烦躁,宋方是他心里的一根刺。这个人不死,那根刺永远扎着。

“皇上请息怒。”太监宫女们也齐齐跪了下去。

一番闹腾后,我们谁都没了胃口,太后更是一副病恹恹地样子,端着饭碗虚应着,我看她根本什么都没吃。私底下问她,又坚持说自己没病,故意装成那样只为了有个好借口出宫消暑。

可是太后要出宫消暑,还需要借口吗?

想了又想。吩咐弄珠道:“你派人去太医院。叫个太医过来,只是要给太后诊过病的就行。”

弄珠忙问:“公主您哪儿不舒服?”

“我没哪儿不舒服。我想问的是太后地病,你照我的吩咐去做是了。”

来的居然是梁太医,我倒纳闷起来:“梁老先生怎么没去琰亲王府呢?您可是公认的太医院第一块招牌。”

梁老头捻着山羊胡说:“亲王府又没派人来请,难道自己问着去啊。”

请遍了全城的名医,却漏掉太医院,这讲得通吗?

梁太医也不明所以,我暂时放下这个,跟他聊起了太后的病情。

我原本以为,在我这个太后的亲生女儿面前,梁太医应该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想不到他说的话和太后说地如出一辙,都是没什么大病,就是操劳过度,累着了,只要休养一阵子就会恢复,云云。

可是直觉告诉我,这事没那么简单,太后的身体肯定出了问题,不然,一个珠圆玉润的人,为什么突然瘦了这么多?

弄珠见我愁眉不展,劝慰着说:“太后前一段时间确实太累了,每天从早忙到晚,有时候甚至通宵不眠,会消瘦也是正常的。”

“可是瘦那么多就不正常了。”要是稍微瘦一点我也不会担

弄琴道:“公主在外,太后坐立不安,思念过甚。都说相思使人憔悴,想来,父母思念子女也是一样的。”

这话倒也有点道理,弄琴又说:“太后若真得了什么病,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精神?午睡都不睡,又开始接待客人了。”

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会儿谁来了呀?”

弄琴回道:“还不是那个杨夫人,最近她天天往宫里跑,也不知为了什么事。”

弄珠瞟我一眼:“这还用问。自然是为了咱们公主了。”

“为我?”我摸头不着脑。

弄珠笑眯眯地说:“是啊,尤其是上次公主对她家儿子大加赞赏后,她更是跑得勤了,可惜太后不怎么招接,都没传公主过去陪客。”

我才明白她们的意思,敢情杨夫人是为张钧彦求亲来的。

一个祁云海还没闹清楚呢。又来一个张钧彦,这纷纷扰扰何时能休。

不过也多亏了有祁云海那段悬而未决的公案,太后地择婿行动只好暂缓,不然,对祁云海没法交代。

祁云海也不知怎样了。宋方重伤,琰亲王焦头乱额,要对付他,现在其实是个好几会。怕就怕,宋方根本没受伤。会闹这么一出,只为了躲掉陇西刺史的任命。

如果宋方借口重伤一趟三个月,陇西不可能三个月都没父母官吧。只能另派一个去。然后宋方伤愈了,正好改封别的官。他打的应该就是这个主意。

琰亲王肯配合宋方演这场戏,说明这两个人真地重归于好了----至少表面上是。

可叹的是落花,又一次为琰亲王背上杀人罪名。难道她不明白,无论她怎么做都只是徒劳,琰亲王永远不可能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