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年夜飯,沒有想象的那麼豐盛,擺上七個盤、八個碗的,只有餃子一樣兒卻是管夠。

就這也讓孩子們高興個半天,一年可是只有這一頓餃子,平常想吃吃不到的。

“秋粟,你幹什麼?”大娘看着姚秋粟用碗盛了些餃子湯,又把蒸好的地瓜掰成塊兒扔進湯裡面。

“有餃子不吃,你整這個幹什麼?”大娘不解地問道。

“還能幹什麼,喂咱家大花唄。”姚夏穗挑眉笑道,這吃餃子的速度可一點兒都沒有慢下來。“咱家大花也要過年唄!”

“你真是的吃完餃子不能喂啊!非現在喂!大花中午不是啃雞骨頭了。”三大娘說道。

“那雞骨頭啃的乾淨,就沒有肉。”姚長青笑道。“還不夠塞牙縫的。”

喵……喵……

大花感激涕零啊!終於有人說出俺的心聲了。

它好餓!這家好討厭,有骨頭就沒有地瓜,有地瓜就吃不到骨頭。

這些日子骨頭啃了不少,可骨頭它始終不是肉,它不管飽耶!

喵……喵……

院子里的大花叫的那個急切耶!

姚秋粟給大花整好了,起身出去,好笑地看着着急的圍着她團團轉的大花道,“好了,好了,給你吃。”給大花的木製貓盆倒了進去。

嗷的一聲,大花衝上前去,吃的那個叫香啊!俺想死地瓜了,真是人……貓格怎麼就這麼越來越低下吶!真是吃不得好的命,居然想地瓜……

裡面有肉,不……有肉腥味,餃子有的煮破了湯裡面可不帶點兒肉腥味兒。

沒法子,艱苦樸素的歲月,作為貓兒它也得入鄉隨俗,啃地瓜……

呼嚕、呼嚕……大花吃完帶着餃子湯的地瓜,愜意地洗着臉,然後躺在地上拍着自己的毛茸茸的肚子。

終於感覺吃飽了,不容易啊!

&&

吃完餃子收拾停當後,大家一起圍坐在炕上。

當然守歲不能幹巴巴的坐着,雖然不像城裡各廠礦機關也都要舉辦文藝晚會,郊縣文化館則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藝演出。

農村自然是自娛自樂了,小姑子領頭唱:“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

“妮兒,你姑姑的嗓音亮吧!縣裡出了名的金嗓子,每年初三要去電影院參加文藝大合唱,領唱哦!”躺在黑漆漆地屋裡的連幼梅說道,甭管妮兒是否聽得懂。“你姑姑唱的好聽吧!這首《紅梅贊》流傳可廣了,就連小學生、廚房大師傅們也都能激情高唱兩句。”

妮兒在心裡腹誹:娛樂匱乏的年代,其傳唱度當然高。不過經典依然是經典,現在聽起來,依然好聽,歷久彌新,久經不衰。

不過這個姑姑地嗓子卻是亮,不跑調,嗓門又亮只是簡單的這兩項,也就夠資格參加大合唱了。

“咦!這是你三嬸唱的,誰不說俺家鄉好。”連幼梅繼續嘮叨道。

母女倆聽着堂屋裡傳出來清亮的聲音:“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哎誰不說俺家鄉好,得兒喲依兒喲……”

“還真是……你三大娘想你三伯了,我嫁進來三年,愣是沒見過你三伯,連張照片都沒有。這要是走在路上碰見了真是對面不相識。”連幼梅感慨道,“我都這樣,別說你的哥哥們了。”

“快聽,快聽,爸爸唱的,打靶歸來。”連幼梅激動道,到底是自家的那口子,怎麼都得捧場是吧!

也不管妮兒的聽力是否能聽到她爸的嘶吼……

“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胸前紅花映彩霞,清脆的槍聲滿天飛”。連幼梅感慨道,“妮兒啊!每一個男人心中都曾經有一個鐵血男兒的軍人夢,你爹呀!恨不得早生幾年,好提槍上戰場,拿着機槍突突……”

妮兒在心裡嘀咕道,熱血、青春啊!每個男孩子心中的英雄夢!就別提這個年代,全民皆兵,崇尚工農兵的時代了。

如果要是問一個小男孩將來想做什麼時候,大多數你都會得到一個答案,想當一名解放軍。至少是未來這幾代人曾經的兒童時代都有這麼一個夢想,穿上一身軍綠色,就甭提多美了。

假如問為什麼當兵啊!小孩子的回答真的單純可愛,甚至有些幼稚:可以拿槍,可以打仗,可以保衛家人,可以當英雄。

也許只有在孩童時代才能做英雄夢想,覺得當軍人就能當英雄,簡單的單純,但是無法否認軍人對人們的吸引是強大的。

接下來是糙老爺們兒的嘶喊,沒有電,點着煤油燈,耍花牌光線不好!也只有吼兩嗓子才不至於困了。

好像不止老姚家這樣,妮兒還聽見左鄰右舍也大致都是這個樣子,好像為了比誰的嗓門大似的,一個賽一個,嗯!這個除夕,守歲大家絕對睡不着!

不知道何時一嗓子,就把人給驚醒了。

不過小孩子始終是小孩子,就是打雷,照樣睡的香。

夜漸漸深了,大家都吼累了,漸漸地安靜了下來。

妮兒想着這一回可以安靜地睡覺了吧,誰知道耳邊傳來堂屋清晰的聲音。

&&

堂屋裡,年幼的孩子再怎麼興奮,也挨不住了,都被大人抱在一張炕上睡著了。

剩下的人,長輩們都圍在炕上,小輩們在坐在各自家長的身後,炕桌上一點點暈黃的煤油燈,照着一家子開心、幸福的笑容。

姚奶奶慈愛地說道,“博遠、致遠,夏穗、秋粟你們如果困了,就不用陪着我們熬夜了。”

“奶奶我們不困。”姚博遠他們搖搖頭道。

“那正好,趁着今兒都在,我有話要說。”姚爺爺盤膝坐在炕頭上,“再過一個多小時,今年就過完了,就要開始了新的一年了。”

姚奶奶哂笑道,“誰不知道這一點啊!”

“你別說。”姚爺爺看了身邊的老伴一眼道。

“嗯!”姚爺爺清清嗓子,繼續道,“今年又比去年強,從前哪兒敢想這樣啊!一家子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今年趕着年尾,咱老姚家又添丁進口了。這個要恭喜咱家小五當爹了。”

“爹,應該是年初吧!”田勝利笑着說道。

“田姑爺故意找茬是吧!”姚爺爺笑眯眯地說道。

“爹,爹,我不說了。”田勝利捂着嘴巴道,“恭喜咱家小五了。”

“呵呵……”姚長海不好意思地拱手道了聲謝謝。

“比起其他地方,吃不飽、穿不暖,咱們地處丘陵、平原,起碼餓不着了。和其他戰死疆場的人來說,看著兒孫滿堂,我也算活夠本了。”姚爺爺一一掃視一下眾人,老懷安慰地說道。

“爹……”眾兒女齊齊叫道。

“大過年的,別說這些行不。”姚長山說道。

“呸……”姚奶奶更是嘴裡念念有詞道,“壞的不靈,好的靈。”

姚爺爺擺擺手道,“人生七十古來稀,今年我和你娘都六十六了,我也沒有遺憾了。”老爺子看向眾人,話鋒一轉道,“要說遺憾還真有,雖然國家沒有統一,但我希望咱們家庭先統一,都住到一起來,在我有生之年大家一起住幾年。”

“爹!您會長命百歲的。”姚長海抓着他的手說道。

眾人齊齊點頭道,“爹!大過年的別說不吉利的話!”

“老頭子,你怎麼又來了,俺不是不同意來着,你又嚇折騰什麼啊!俗話說:樹大分叉,人大分家。”姚奶奶一聽立馬直起了身子道。“合著,你要來個先斬後奏不成。”

國人崇尚家族“人丁興旺、香火傳承”,因此,往往一個家庭子嗣眾多,而傳統觀念中又要求男丁以“成家立業”為成熟獨立的標誌,所以,一般家庭中,兒子們到了一定年齡,成家就便要分家單過。

“別打岔,讓我把話說完,也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姚爺爺虎目一瞪,頗有些一家之長的風範,本來就是一家之長。

姚奶奶咕噥了兩下嘴,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默不作聲。

“老大家就和我們住在一起,老三家就在旁邊,小五呢!開春就蓋新房,新房也挨着咱。當然大家平常依然是各過個的,只不過逢年過節大家合鍋,圖個熱鬧,相互也有個照應。別到時候誰都不認識誰?這關係越來越淡,好在大家離的近。咱們有這個條件。”

姚爺爺看向唯一的閨女和女婿道,“這是沒有幾天活頭的你們的爹,唯一的願望了。現在就看田姑爺怎麼說了。”

姚長青剛想開口同意,她可是雙手贊成,被姚奶奶扯扯衣袖,“娘,你扯我幹什麼?”

姚奶奶抬頭是無語問蒼天啊!她怎麼生了這個笨傢伙,“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娘!您別罵長青了,我同意。我們倆現在住的還是單位給的一間房子,也不方便,老是這麼住着也不太好意思。”田勝利接着又真誠地說道,“能和爹、娘住在一起,我非常高興,真的!我父母去的早,我和哥哥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所以沒有多家庭觀念,能享受家庭的溫暖,我真的沒意見。”

“勝利!你真好!”姚長青激動地說道,如果不是場合不對,她非撲倒他身上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