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军师万练号称无赖,他不是一个吃哑巴亏的主,但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家伙。

按照和熊储商定的“以和为贵,速度第一”南下方针,军师万练用已经从陕北收回来的周老四斥候营打头阵,一万三千余人兵分三路大举南下。

熊开山带领樊涛的骠骑营两千七百人为左翼,主要是沿着朝廷驿道前进,能不打就不打。

左翼大军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南下的速度,威慑一路上的十个千户所,尽可能不要和官军作战。

霍连山带领段鹏的骁骑营两千七百人为右翼,一路上都是从藏羌各部落的领地穿行,能走就走,不能走就打。

右翼大军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保护大部队的右侧翼不受当地土族的骚扰,还有一个就是为大部队筹集食物粮草。

军师万练亲自统帅前军大营的护军营、火器营,还有中军大营的射声营、镇军营、匠作营殿后,准备随时增援左右两翼。

没想到熊开山兵不血刃拿下了荥经驿,和天全六蕃招讨司的官军建立了友好的关系,甚至还在荥经驿休整了一夜。

可是,右翼的霍连山出师兆头就不好,大军出发仅仅五天就碰到了不怕死的货。

长河土千户不知道霍连山是一支什么部队,也不知道这支部队究竟想干什么,所以坚决不准通行。

霍连山虽然年轻,但是统帅前军大营数千人马已经五年多时间,纵横数万里也没有人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词。

一个小小的藏羌土司,手底下不过六千户四万余人。当地招募的向导兵再三解释之后,对方竟然不准自己借路,霍连山顿时火大了。

一面吩咐传令兵把这里的情况向后面的军师禀报,霍连山同时给骁骑营统领段鹏、副统领杨虎下达了冲击敌阵的命令。

骁骑营的两千七百人顿时一分为三,段鹏和杨虎分别率领九百人向前硬闯,霍连山带领九百人随后跟进。

事情并没有出现意外,毕竟霍连山他们突然出现,长河土千户虽然总兵力一万七千多人,但是现在根本没有召集起来,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力仅仅两千人。

段鹏、杨虎,都是熊储在青龙寨收下的四个徒弟之二,还不到二十岁,而且都是力大无穷之辈。

除了段鹏和杨虎手里是九十六斤的镔铁棍之外,骁骑营的将士们全部都是镔铁长枪,统一制式七尺五寸,统一重量四十八斤。

这样一支部队对付一群连兵器都没有统一装备的土司军队,简直就是摧枯拉朽。

当然,这是建立在没有搞什么主将单挑游戏的结果。直接就是纵马上前,十个人一个战斗小组互相策应边打边冲。

敌人的阵型一垮,霍连山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带领九百人已经杀了过来,让敌人无法重新集结,从而给敌人制造更大的乱子。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反复冲杀,长河土千户和他的两千军队被彻底击溃,长河土司城堡被攻陷。

城堡外面的人不知道还有多少,霍连山仅仅在城内就抓捕俘虏九千余人,缴获七个牛群、两个马场、十一个羊群,总数加起来有数万头。

军师万练反应也不慢,接到霍连山的通报,赶紧把护军营增援上来,结果刚好变成了收容部队。

霍连山他们仅仅休整了一夜,又继续向南冲去。

霍连山所部就这么一路边打边走,完全是番邦蛮夷用来对付大明军队的游击战法。让整个东藏领地顿时狼烟四起,却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

对于霍连山来说,这种战法最熟悉不过了。

从乌珠穆沁开始,到后来的叶尔羌部万里大穿插,已经打了四五年,全都变成了兵油子。

一个月时间,霍连山带领段鹏的骁骑营南下一千二百里,前后攻破大小藏羌部落十七个,抓捕俘虏七万余人,牲口数十万头。

整个藏羌随即流传出“大刀杀神霍连山”的名头,沿路的大小土司再也不敢出头冒泡。

随后的半个月,霍连山再也没有碰到自寻死路的藏羌部落拦路。

不仅没有人拦路,所过之处连半根人毛都没有,霍连山顿时就抓瞎了。

此前的各种缴获都交给了那力布赖的护军营,现在大军未到,当地的土族都跑了,霍连山所部吃饭就找不到下家。

两千七百匹战马还无所谓,东藏这里到处都有草原。

但是两千七百人没有饭吃,这个问题可就大了。

霍连山只能走三天就扎营,安排一部分人出去侦察兼打猎,筹集一批肉食然后继续前进。

作为前锋的熊开山,刚开始非常顺利,一口气就冲到了大渡河北岸,而且和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处理关系也不错,很快就从安顺场渡过了大渡河。

可是,好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

军师万练率领八万多人、七十多万头牲口,一共用了二十九天才渡过大渡河,结果被冕山桥千户所、礼州后千户所、礼州千户所联军挡住了去路。

“这样就行了吗?”万练顿时清醒过来:“此前的那些千户所根本就是故意放行,现在北有大渡河,南面有大军挡住去路,这是要准备把自己包饺子。”

不过,军师万练并不担心,这三个千户所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四千来人,因为西面是霍连山的部队,敌人并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包围圈。

但是,朝廷的军队能够这么快就拿出一个系统的作战方案,还是让万练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恰在此时,周老四的斥候营终于传回来一分至关重要的情报。

段志睿,云南承宣布政使司都督签事,精于谋略。

接到北面接二连三传来的谍报,段志睿一连发出好几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就是大渡河以北不要阻拦,尽可能让叛军南下渡河。

第二道命令是给元谋宣慰司吾必奎得,让他立即出兵三千渡过金沙江北上,防御会川东面。

第三道命令是给姚安军民府姚辩的,立即出兵一千沿着金沙江西岸北上,挡住叛军的南下通道。

紧随其后,就是段志睿率领都指挥使司的两千官军,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所在地大理北上,兵分三路堵截叛军。

“原来是这样啊。”军师万练接到情报,终于彻底明白了:“搞了半天,原来是这个段志睿在暗中调度,准备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这个家伙也不是草包,真的还有两下子,看来这一仗不打还不行了。”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北面的那些千户所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现在肯定尾随而来,然后在大渡河北岸严阵以待。如果那些官军全部出动,总数超过两万人。

向北撤退回去肯定没有出路,敌人当然明白半渡而击之的浅显道理。

东面暂时也不行,吾必奎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千人,要想一口吃掉就需要时间,一旦纠缠起来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