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很多人對於修仙有一種幻想,那就是避世,只要我一個人安靜的躲在山林中苟起來,終有一天我可以驚艷所有人。

包括現實中的道教,也有很多人認為道教的教義就是“愛信不信,不要打擾貧道修仙”。

這顯然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大錯特錯的想法。

任何人都不可能拋開現實談問題,真正的清修之士有沒有,肯定有,但一定不可能是最最頂級的大人物。

修行的資質很重要,但是真正的天才資質上差距並不大,這時差距大的反而是財侶法地等各項資源。

正如小作坊根本不可能是大公司的對手,清修的修士,從財侶法地各方面的角度,也根本不可能比得上規則的制定者,世界的主宰者。

而李彌的金手指,也在將他一步步推向必須在每一個世界攫取影響力的狀態。

也就應了一句話:“我來不是叫世上享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

唯有改變,唯有大劫,才是一輪輪的篩選機制,將真正優秀的人傑篩選出來,而那些看起來很屌實際上是繡花枕頭的傢伙,反而會在一輪輪大劫中被淘汰掉,化作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修行的本質,還是能者上,弱者下,比起現代社會基於“人人平等”的文明要更加的直觀和殘酷。

如今的李彌,也已經領悟了這個道理,天夏界這場遊戲已經通關,神洲界的遊戲才剛剛開始。

這是一場文明經營的即時戰略遊戲,妖魔是必須征服的敵人,神洲同道是可疑的盟友,唯有自己的傳承,才是可以指揮的力量。

太上可以彰顯無為之道,一是他已經坐在了諸天萬界巔峰的位置上,不需要拚命的折騰爭取一線生機,更重要是的許多布局都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所有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水利萬物而不爭”,已經營造好了大局,不沾半點煙火氣。

現階段的李彌比太上還差得遠,但也正在磨鍊自身的布局能力,爭取下好神洲界這一場天地棋局。

如果說大遼帝國還是妖族為主,那麼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潛藏着一個個真正的凶魔。

這裡的冬天嚴寒到了極致,能夠在這裡生存下去的任何一個妖魔,都有着恐怖至極的戰鬥能力,天生的戰士。

這裡有三尊魔皇各自統領一方勢力,表面上看起來勢均力敵,但暗中平衡已經快要被打破。

更恐怖的是,在這片白山黑水下方,埋葬者一個比魔皇更加強大的古魔。

神洲界中能夠擊殺並鎮壓他的,唯有當初已經飛升而去的祖天師張道陵。

這個古魔雖然已經死去,但是他的精氣神還在影響着整個白山黑水間的妖魔,必將會是未來的大敵,最後登場的終極BOSS。

李彌只是遠遠的用望氣術看了一眼白山黑水,根本不敢踏足其中。

偵查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對於蠻荒中妖魔的力量有了足夠的認知,接下來就是個人道行的提升。

水滸大劫越來越近了,道行的提高迫在眉睫,否則根本不可能扛起大旗,成為可以執子的棋手。

《降魔度厄功》的修行毫無難度,李彌的《太陽金真九煉法》已經修行了第六思的境界,遠超如今只是築基層次的《降魔度厄功》,因此一顆清凈光明心幾乎不受半點影響。

在有選擇的殺戮了數千名妖魔之後,《降魔度厄功》成功晉陞金丹境界,結成了一縷九天魔煞,將清凈光明心如同蓮子一般牢牢包裹在核心處。

這顆九天魔煞包裹的清凈光明蓮子就是《降魔度厄功》的金丹,等到開花之時,就是證得長生果位之時。

短短七日,開天功第四條真龍——降魔龍君功成!

接下來李彌收束降魔真龍,神魂一轉,道行再次降落至築基境界,這一次要證就的自然是五行龍君。

李彌此前證就的四種金丹,皆丹成一品,但都屬於更高明層次的假丹,唯有九龍合一,成就一顆混沌無極金丹,才算是大功告成,現階段剛好完成了一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五形龍君的修行不能閉門造車,而要周遊神洲,最好是走遍名山大川,一一驗證五行之道。

李彌回返老君山之後,指點了一番弟子們的功行,並將《太陽金真九煉法》正式傳給了魯達和武松。

說起來這些魔星,顯然是非常適合修行《降魔度厄功》的,經過紫青道印優化的《降魔度厄功》也可以證得長生果位。

但是李彌還有一層擔憂,雖然魯達和武松是水滸魔星之中難得的好人,但是他們畢竟魔性深重,若是被《降魔度厄功》天雷動地火,永世沉淪,怕是將會造就恐怖的大魔。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李彌不想傳授,不過基礎還是要先打好,那就是《太陽金真九煉法》。

加上第三門功課之後,魯達和武松的修行速度終於慢了下來,這讓葉長生也鬆了一口氣。

沒辦法,師父新收的三個記名弟子也太猛了,讓他這個三師兄壓力山大。

半載之後,李彌悠然下山,化作一鶴髮老道,開始了遊戲人間,領悟五形之道的過程。

李彌已經飛升神洲界十載,積累的傳道度上千億,按理來說推衍一門長生果位的功法並不難,但是李彌在編寫《降魔度厄功》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整理感悟編寫功法不但不消耗傳道度,反而會創造大量的傳道度。

畢竟能夠直接從天地萬物自然中領悟大道的天才還是太少了,絕大多數修行者都是需要功法和道經來啟蒙和教導。

因此編纂任何一本功法和道經,都是最正統的傳道方式,都能收穫不菲的傳道度。

因此李彌決定將五行之道功法推衍至接近完美,再用傳道度補完,如此才能收穫最大的價值。

神洲界的修士們,最擅長的符籙之道,大多都屬於五行之道的範疇,遠比《四符經》更加精彩。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卻又構成了世界本源,道法的根基。

如果不能深刻理解領悟其根本,那麼就只是重複性的鍛煉而已,始終不得要領。

而李彌也有獨特的取巧辦法,那就是祭煉屬於五行之道的法寶。

五行之道最著名的法寶自然是五方五行旗,中央戊己杏黃旗,東方青蓮寶色旗,南方離地焰光旗,西方素色雲界旗,北方真武皂雕旗。

這五色旗各代表了五行之一,每一件的正品都屬於先天靈寶中的極品,組合起來更是非常恐怖。

李彌豪擲40億傳道度,祭煉除了戊己杏黃旗的其他四面,組合成了一套玄級法寶——五方五行旗。

以此五件法寶隨便排列組合,對於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的領悟自然會變得輕鬆許多。

同時,李彌也是在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世界。

從張道陵飛升至今八千餘年,社會架構的模式變化並不大。

就像是前世從秦漢到明清也有2000年,但都是皇帝統治下的封建官僚體系。

生產力有發展,但並沒有革命性的進展,自然科學的進步都是零星不成體系的。

同樣,在神洲界中,符籙之道推陳出新,各大流派宗門“創造”了許多道術,但很多都是閉門造車,細微的修改,甚至早在數千年前就被先賢發現發明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