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感謝溫豬豬的打賞!

火銃的火炮的威力和使用方法,算是最近這兩年來宋慶研究最多的東西,因為冷兵器方面的東西他已經研究的差不多到頭了,有耿仲明和孔有德這兩員宿將幫忙,各種當代冷兵器的戰術配置,兵種配置之類早已經駕輕就熟,哪怕他自己再如何琢磨新的,也基本上就是這個水平了,唯一的偏差就是,他打算弄一個線性騎兵,這是個本時空目前還沒有,但卻非常好用的東西,尤其對抗滿人騎兵時候是個利器,只是因為目前沒銀子養活那麼多的馬匹,因此這個計劃暫時只能先擱淺。

因此,他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火器上頭,這個是他能夠提出最多先進意見,也是漢民族對抗游牧民族最好用的法子了,畢竟這東西對於身體素質要求不高,只要你能夠把握火器鑄造的方式方法和質量,其他方面一切都不是問題,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就能夠拿着火銃去殺敵,遠遠比訓練合格弓箭手要划算的多,更不要說還有火炮這種大殺器。

如今正是冷兵器轉化為熱兵器的時代,而大明當代的火器雖然還沒有落後於西方,但質量上頭真心不行,連京營那邊都有着大量的殘次品,因此如果想要將這個能夠有效對抗游牧民族的東西用好,質量方面是重中之重,而現在他手下火銃和火炮隊所使用的武器,他敢拿腦袋擔保,絕對是本時空內大明軍隊中最為可靠的一批,那是拿斧子監督着造出來的。

造出這批武器之後,他還沒有遇到真正意義上的對手,如今眼前這個張獻忠,將來很大程度上動搖大明國本,長時間割據四川,死後手下還支撐着南明與滿清作戰,是非功過很難說清大西國締造者,就是他最好的一塊磨刀石。

他甚至希望李自成也在這裡,甚至高迎祥的大隊也能夠前來,如果自己一萬多兵馬能夠對付二十萬流民部隊,那這火器的實驗才算是真正合格了,好在這裡雖然沒有二十萬人,但至少也有五萬流民部隊了,足夠他狠狠砍出一刀。

十二門炮再次轟鳴,又是一通劇烈的衝擊波,偏偏今天風向還是朝着流民那邊刮的,大量的煙霧也順着風頭吹了過去,讓整個衝鋒隊伍都被一片白煙所籠罩,待煙霧散掉之後,隊伍又出現了一大塊的缺口,不知多少人命被帶了出去。

張獻忠又是重重出了口氣,原本自信滿滿的神經,已經多少出現不太正常的跳動,他發現自己真的小看了這些明軍,尤其是那種噴着火焰的大炮,確實是戰陣之上的大殺器,只是這種程度的攻擊和損失,還不足以讓他萌生退意,他見過不少弓箭犀利的官兵,但只要自己的隊伍一衝上去,對方立刻就散掉了,而且這種情況絕對不是少數,對面的十二門大炮的確是犀利異常,可殺傷力畢竟還是不夠,看起來倒是挺唬人的,可這會兒也就殺了幾百人而已,對於兩萬人來說不是個大數目。

說不定自己的人馬等會兒衝上去,對方也就頂不住了,到時候還能夠把這十二門大炮俘獲,儘管看上去分量不輕,但用來開城拔寨絕對是個好用的物件,若是能夠弄到手裡,往後打什麼縣城之類的,可以少死上很多人了。

跟所有打算有所作為的農民軍將領一樣,張獻忠也在注意老兵的培養,對待新人也並非一味的消耗,那些打過一兩仗沒死的老兵們,他都會很在意的將他們組織起來,再有死人的惡仗,最前頭就不會再讓他們上了,而是讓更新的炮灰們頂上去,再從裡頭抽調那些沒死的人出來,繼續增加所謂老兄弟的人數,因為這些人才是打仗或者打勝仗的關鍵組成部分。

只是這一次,他註定是要失望了,宋慶這一趟過來,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鍛煉隊伍和實驗火器殺傷力,有了這兩條原則在前面擺着,根本不可能給他留下多少活口,除非他現在主動撤兵,但那樣他同樣也得不到多少打過仗的老兵。

農民軍的隊伍依然還在衝鋒,只是經過兩輪炮擊,速度要比以前慢了些,帶隊的頭目們看出問題,立刻拔出刀子開始催促他們前進,這些軍官其實就是老兄弟,只是跟負責最後決戰那些不同,他們被安排在炮灰隊伍當中,負責在衝鋒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督促,甚至乾脆就是拿着大刀的督戰隊,凡是見到躊躇不前,甚至打算逃命的,上去便是一刀斃命。

有這麼一夥兒人在後頭盯着,流民們只得重新前進,慢慢的速度再次提升起來,而排炮也已經轟過第三輪,再近些基本上就沒什麼機會使用了,流民隊伍中一些頭目眼神兒也還不錯,看出這大炮快用不上了,紛紛將長刀高舉過頂,扯着嗓子嘶吼道:“狗官兵的炮快打不着了,弟兄們抓緊衝過去,只要衝到了對面,他們就要敗了,只能任憑我們砍殺,沖啊!”

論起鼓動人心,大概沒人比這些流寇頭目更強,況且這些流民們本來就是無家無業的絕對無產者,所余者無非是一條性命,外加一柄破爛兵器,除此之外幾乎就是一無所有,而他們想要獲得的一切,都必須經過殊死衝鋒之後才能夠得到,因此勇氣對於他們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哪怕短時間內被一些沒見過或者很犀利的東西壓制,也很快能夠恢復精力。

衝鋒再次展開,十二門火炮也開始了最後的一次轟擊,立刻被炮兵們使出吃奶力氣拖到了後面,四千火銃兵隨即頂了上來,排在他們後面的則是一千乞活軍的弓箭手,而且是面色多少有些不滿的弓箭手,他們的不滿在於自己的位置排列。

乞活軍到了徐州之後,最初時候非常老實本分,因為哪怕是最基層的士兵都知道,他們全部都犯下了彌天大罪,若不是宋慶收留的話,恐怕早已經分離崩析,軍官們被斬首示眾,普通士卒估計會變成罪囚,去不知什麼地方做苦力了。

雖然到了宋慶的地盤上,他們也是從事體力勞動,但飲食方面跟徐州兵都差不多,誰也不覺得這是在受苦,因此從上到下都是感恩戴德,過了一年之後,宋慶開始恢復他們的軍事訓練,並且灌輸一些徐州兵的操練方式給他們,乞活軍都跟徐州兵打過,知道對方非常能打,因此倒是也不排斥,不過他們畢竟曾經是驕傲的東江兵,本身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嚴。

這一次出征之後,乞活軍上下可都是憋着一股勁,想要立下個功勞,報答宋慶的救命之恩,順便也為自己在徐州體系中打出個地位來,不能總是以罪囚身份出現,雖然各種待遇上沒半點差別,但這名頭就是讓他們難受,這次對上了五萬流寇,他們都以為出頭的機會到了,誰知道孔有德和耿仲明被安排在了後面,就連一千弓箭手都排在了火銃兵的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