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西溪源自閔贛邊界的武夷山脈,蜿蜒向東南流過邵武城,在延平府有多條溪流匯入,進入福州府後水流越發的大,而在福州府已經被成為閩江。福建,七山二水一分田,到處都是山嶺,唯一的一分田也是位於各條河流兩岸,或者河流流經的山谷。

邵武府位於福建西北,和江西隔武夷山嚮往,位置最是偏僻,和外界最佳交通方式便是通過河流。西溪雖然名為溪,其實是一條寬數十丈的大河,河上整日帆影不斷。

五月底,稻子剛剛收割完畢,稻田的水已經放空,已經烈日暴晒了幾日,農夫們正忙着耕地。

“好大的船隊啊!”一個農夫拄着鋤頭休息時,無意中往西溪下游看了一眼,突然叫道。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溪中天天都有船。”旁邊的農夫嗤笑了一下,然後扭頭看時,也驚呆了。

就見河中出現一支非常龐大的船隊,正在逆流緩緩行駛。船隊最少有上百艘船,一眼都看不到頭。

“兵船!要打仗了,快回家躲起來啊!”有個農夫眼睛比較尖,一眼便看到了船頭插着的官軍旗幟,嚇得大叫一聲,提着鎬頭便跑。

“真的是兵船啊。”其他田裡的農夫也都顧不得幹活,紛紛往家中跑去。

四個月前,光澤的林舉人突然聚集數百家中僕役家奴造反,驅逐光澤縣令,佔領了光澤縣城,其後邵武各地士紳竟紛紛跟着造反,各帶家奴童僕匯聚在一起,組織了一支人數多達五千的軍隊,向邵武城展開了進攻。邵武城深處內陸,距離沿海有三百多里,便是海盜都威脅不到這裡,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軍,再加上城中有士紳做內應,只用了三天時間,叛亂的士紳軍隊便攻入了邵武城。

再然後,整個邵武府都被叛軍攻佔,叛軍的數量也發展到一萬餘人。不過邵武的叛軍並沒有順流而下攻打福州的意思,因為福州城有重兵把守,光是巡撫標營便有三千餘人。同時,福建其他府也都有士紳舉事造反,延平、汀州、漳州等府,也都出現了叛軍,數量多達十多股,或佔據一個縣,或佔據兩三個縣,實力不等。

這些叛軍首腦都是士紳,叛亂的原因自然都是對皇帝朱由檢不滿,因為他們的生意被海貿商行搶了。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若是平日,他們自然不敢生出叛亂的心事。但當時,袁崇煥率領二十萬大軍攻入了南京外城,眼看着南巡的皇帝就要被袁崇煥抓住,福建水師也被皇帝調往南京,福建境內官軍兵力空虛,正是作亂的好時候。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沒過多久,消息再次傳來,袁崇煥二十萬大軍竟然全軍覆滅。頓時,這些叛亂的士紳開始惶惶不可終日。

而現在,他們終於等到了鎮壓他們的禁衛軍。

李彥直奉命率船隊返回福建後,便開始準備剿匪平叛,為此他下令從台灣抽調了屯田的兩萬鄉兵,組成一支三萬人的軍隊。

從鄭芝龍時代開始,便開始移民台灣,等到李彥直到達、鄭芝龍歸順朝廷以後,往台灣移民達到了高潮,每年都有兩三萬人渡過大海前往台灣。實在是福建省田地太少太貧瘠,沿海百姓們日子過得太過艱苦,按照移民政策,他們到達台灣之後,開墾的土地都是他們自己的,前三年不用繳納田稅,而且官府還借給他們耕牛種子農具。到了現在,台灣島的大明移民數量達到了近二十萬人,台灣西部沿海平原的土地幾乎被開發光,後去的移民不得不往山中墾殖,和島上的土著爭奪土地。

李彥直在苯港打敗了荷蘭紅毛鬼後,便着手對台灣的移民村鎮進行整編,設立了鎮村兩級官府,當時以錦衣外衛的名義委任官員。可以說,台灣島是建立鎮村建制的最早一批。

幾年來,朱由檢往台灣派出了百餘個宣慰官,負責安撫百姓宣傳人人平等思想。李彥直也派出了好些禁衛軍官兵,負責操練台灣的鄉兵。因為地處海外,面臨著紅毛鬼還有本島土著部落的威脅,台灣幾乎全民皆兵,所有成年青壯男子都被編入鄉兵,每月都要抽出三個月的時間操練。時不時還要集結起來和土著部落干仗。

其間,佔據台灣南部大員的紅毛鬼不甘失敗,害怕源源不斷的大明移民最終會威脅他們統治,接連數次和明人移民發生了衝突,均被鄉兵擊退,都沒用李彥直從大陸派遣援軍。

數年時間,又經歷和土著及紅毛鬼的戰鬥,這些鄉兵戰鬥力着實不差。

李彥直手中福建水師兵力有兩萬餘人,但在南京之戰中損失了三四千人,還有千餘人在李定國的麾下留在了南京。現在李彥直手中兵力只剩下一萬五千,其中五千人要守衛泉州等城池,還要保護海上貿易。等動用的軍隊只剩下一萬。不得不只能從台灣島抽調鄉兵。

福建的叛軍中,以邵武府叛軍實力最強,李彥直先撲滅了泉州府境內的叛軍之後,便親自統帥大軍逆閩江而上,邵武城殺來。

也許正是農忙季節,叛軍士兵正忙着幫士紳老爺耕種秋稻,對禁衛軍的進攻竟然全無阻攔。李彥直帶兵長驅直入,一直殺到了邵武城外。

邵武叛軍首領正是林舉人,大名叫做林滿堂。

聞聽禁衛軍殺來後,林滿堂匆匆給其他士紳傳令,命大家都召集手下佃戶軍隊,趕快趕到邵武,一起守城。然緊趕慢趕,也只有一半的叛軍趕在了禁衛軍前面。也就是說,此時邵武城內的叛軍只有一萬餘人,李彥直的軍隊是叛軍三倍。

到了邵武后,李彥直下令全軍登岸紮營,三萬大軍把邵武團團包圍。然後從船上卸下火炮,開始布置火炮陣地。

為了攻城,李彥直此次攜帶了足足二十門紅衣大炮,都是從海船上卸下運來。閩江雖然寬闊,卻沒法行大海船,船上紅衣大炮只能從海船上卸下,用平底沙船裝載運輸。

就在邵武城北,距城三里一處山崗上,架設起了火炮陣地,火炮陣地前面布置營寨挖掘壕溝,防範叛軍從城中襲擊。其實以叛軍的實力,便是出城襲擊,也威脅不到炮兵陣地,李彥直巴不得叛軍出城。但行軍打仗穩妥為先,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的。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李彥直便下令對城牆展開炮擊。

“轟轟轟......”二十門紅衣大炮陸續開炮,聲震雲霄。

邵武府並非什麼要地,位置很是偏僻,城牆修的也不堅固,高也就兩丈五尺城上寬度也就半丈,只夠三四個人並行。城牆為夯土所築,外麵包了一層青磚,整個城池共有四門,連一個瓮城都沒有,這樣的城池根本就禁不住紅衣大炮的轟擊。

只用了半天時間,城北便被轟塌了一處,足有十多丈寬的城牆倒塌。

李彥直正要下令禁衛軍從缺口往城內進攻時,忽然城門打開,有叛軍士兵打着白旗走出城門,守軍卻是投降了。

城中的叛軍分屬數股,分別由幾個舉人統領,叛軍骨幹也都是這些舉人的家奴佃戶。萬餘叛軍分屬數股,雖然名義上林滿堂是最高首領,其實人心並不齊。禁衛軍的數量太多,城內的叛軍本就心驚膽戰。而半天的炮擊,更使得城中人心惶惶。實在是紅衣大炮威力太過厲害,一些炮彈越過城牆落入城中,被砸塌房屋很多處,城牆上更是被轟的破破爛爛,叛軍士兵連城頭都不敢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