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訓練場內,張思睿正在和往常一樣監督反抗軍戰士們的日常訓練。

跟之前相比,張思睿已經不需要在高台上時刻關注場內的動態,準備用狙擊槍救下遇到危險的反抗軍士兵。隨着這些士兵們訓練越來越嫻熟,準備越來越充分,以及各個小隊的指揮和配合越來越完美,出現危險的情況已經極為少見了。

培養好這些中層反抗軍戰士之後,張思睿就可以徹底撒手不管,讓這些中層的反抗軍戰士按照既定的模式不斷訓練底層的士兵,反抗軍的訓練能夠像活水一樣流動起來。

不過張思睿還是經常會來看看,隨時發現訓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後召集各個小隊長向他們說明情況。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敲門聲,張思睿扭頭一看,發現陳涉抱着一根又粗又長的管子走了進來。

陳涉把這根又粗又長的管子放在桌上。還有一點氣喘吁吁。

這把新的狙擊槍有着如此巨大的口徑,重量肯定也相對嚇人。陳涉在製作的過程中,已經想方設法地減輕這把狙擊槍和子彈的重量。主要就是通過時空粒子改變稀有金屬的特性,儘可能在保證可靠度的前提下,讓武器變得更加輕盈。

但即便如此,這把比單兵火箭筒還要大上一圈,口徑幾乎達到半米的巨大狙擊槍,對於陳涉而言還是有些太重了。

畢竟陳涉自身的職業是創造者,雖然注射過基礎的基因藥劑,身體素質比普通人要強壯一些,但想要駕馭這把武器還是有些吃力。

不過反抗軍戰士們絕大多數都是基因與機械途徑,使用這把狙擊槍應該問題不大。

“三哥,看看我新研發出來的單兵武器,我準備給他起名叫做“捍衛者”。”

陳涉將這把武器推到張思睿的面前。

張思睿看了很高興,“咦,隊長我們是要打算組織一隻炮兵部隊嗎?可惜就是口徑小了些,不過倒是很符合便攜的要求。”

“對目前的我們而言,炮兵部隊確實是一種相對有性價比的部隊。在面對敵方的浮空戰車,空中堡壘等大型裝備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進行有效的反擊。而不用再像之前一樣,只能躲躲藏藏的。”

原本反抗軍戰士們最在意的就是大型裝備,因為之前沒少在這方面吃虧。

如果企業軍出動浮空堡壘,反抗軍手中大部分小口徑的槍械打上去就像在撓痒痒一樣,根本無法造成有效的殺傷。

但是如果有重炮的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張思睿來說,眼前的這把新武器口徑都有半米了,明顯已經不能算作槍械的範疇。像這種武器,每個小隊配上一門,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說不定會發揮奇效。

陳涉發現張思睿誤解了自己的意思,趕忙糾正道:“不不不,這不是大炮,這麼小的口徑怎麼能叫大炮呢?”

“按照我的設計,捍衛者是一把狙擊槍。”

“你看,它在很多方面跟狙擊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能開鏡,一擊斃命。上面的這套瞄準系統是我根據冰原防務系統的最先進的瞄準系統模改的。自帶環境與風速偵測和算法修正,可以通過智能瞄準鏡達到自瞄的效果。”

“其實想要提升狙擊槍的殺傷力無非是兩個辦法,要麼提高精確度,要麼提升殺傷半徑。提升精確度太難了,我覺得還是後者容易一些。”

“在殺傷敵人關鍵目標的方面,我覺得捍衛者狙擊槍會比其他的狙擊槍更加優秀。”

“至於你覺得他像大炮,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因為它不僅口徑小,而且也沒有那麼粗獷。我在他的彈頭上設計了一個特殊的推進控制模塊,在智能瞄準系統發現目標移動之後,這個推進控制模塊還可以微調彈道,確保命中率。”

“像這種精密的殺傷敵人的武器,肯定是歸到狙擊槍裡面才合適。”

“當然了,我覺得這把武器最大的缺點有兩個,第一是能攜帶的子彈數量不多,另一個就是造價比較高。”

“但是這不也正符合狙擊槍的特點嗎?畢竟其他的狙擊槍也是攜帶的子彈數量不多,而且造價比較高。”

張思睿被陳涉這一番外行發言,給直接整懵了。

提高殺傷半徑?

是啊,這樣一顆炮彈下去,如果是普通的敵人,估計當場都被炸成灰了吧?

而且陳涉隊長竟然覺得這玩意兒口徑小,不知道是用什麼作為參照物對比的。

如果這個東西的口徑都算小,那在陳涉隊長眼中,標準的大炮口徑應該是什麼尺寸?

也怪不得,陳涉隊長在設計高射機炮的時候,口徑設計的也大了好幾圈。看起來陳涉隊長對於武器標準的口徑,壓根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而最離譜的是,竟然還在彈頭上設計了特殊的推進控制模塊,可以微調彈道。

張思睿明白了,這玩意兒既不是狙擊槍,也不是大炮,而是一個單兵導彈發射器!

發射前可以自瞄,發射後還可以微調彈道,本身威力又很大。這一發下去簡直就像是高射炮打蚊子,太離譜了!

不過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之後,張思睿又覺得未嘗不是一種思路。

前提是這把武器真的能夠發揮預想中的效果。

張思睿把這把捍衛者狙擊步槍拿起來,扛在肩上。

他發現這玩意兒設計還挺合理的。本身雖然比一般的槍械都要重很多,但對於身體強壯普遍遠勝常人的反抗軍戰士們來說也還好,完全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跟其他的狙擊槍相比,有一些相似點,比如都有支架、都有瞄準系統。

也有不同點,其他的狙擊槍都是頂在肩上,而這把狙擊槍則是扛在肩上。瞄準鏡也在槍管的側方,而不是頂上。除此之外,這把槍每次發射之後都要重新裝填。

目前張思睿還不知道這把槍的後坐力和威力具體如何,這些都要到訓練場裡面才能見分曉了。

“這次訓練結束之後下一場訓練暫停,我要佔用一下訓練場,測試新武器。”

張思睿向正在訓練的反抗軍戰士們下達命令之後,就跟陳涉一起前往訓練場地。

走在路上,張思睿突然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隊長,彈藥攜帶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啊。”

“這門大炮,哦不,這把狙擊槍雖然使用大量的特殊金屬減輕了重量,勉強還算得上是便攜,可是炮彈,哦不,子彈的問題就沒那麼好解決了。”

“重量倒還在其次,關鍵是體積。現在這種尺寸的子彈每個士兵估計最多也就帶兩個,帶多了肯定會影響行動。”

如果是一般的炮兵部隊,肯定會有專門的載具負責運送炮彈。總不能打了幾炮之後就啞火了吧?

可是這把武器陳涉硬要管它叫狙擊槍,肯定是走一個便攜路線,如果槍本身勉強便攜,可是子彈不便攜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總不能見到敵人之後,先來三槍之後就把槍扔到一邊跟敵人肉搏吧?

陳涉微微一笑,“你放心吧,這個問題我考慮過了,應該能夠妥善解決。”

他賣了個關子,沒有現在就說出來,張思睿也就只好繼續保持這個懸念,來到訓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