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divstyle=color:#f00热门推荐:

沈鲤的目光也果是老辣,所提建议更是一针见血,无论是李秘还是叶向高,都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尤其是满朝荐的事情,让李秘对朱翊钧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个满朝荐在明史有传,不过与沈鲤叶向高等人相比,实在不值一提,然而满朝荐在民间却流传有不少野史和传奇故事。

李秘对历史不熟,自是不知道这些,但单纯从此事看来,满朝荐正直而富有正义感,虽然只是个知县,但也着实让人佩服。

当然了,李秘也能理解朱翊钧的做法,更清楚朱翊钧为何不分青红皂白,先抓了满朝荐,而不是税监梁永。

适才沈鲤提议清查户部之时,与李秘提起过一些数字,只看看这些数字,便知道朱翊钧为何如此偏袒梁永了。

在嘉靖、隆庆年,户部旧库积银一千余万两,万历十官,自是消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袁可立又上疏请补缺官,叶向高和李廷机也都支持,朱常洛也大胆请示,朱翊钧终于是点头同意了下来。

万历朝中后期官员的升迁改调大多积滞无期,大臣多缺不补,抚、按官候代至有十多年不归者,部郎则多出差。

官缺补不上,新晋的人才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不少人又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只是得过且过。

官员宪祥曾上书要填补官缺,不过万历皇帝并未纳言,如今袁可立再度上书,得了叶向高李廷机和李秘支持,万历皇帝终于还是点头了。

万历皇帝其实也是无奈,因为李秘这个疯狗御史,几乎将三分一的官员全都给抓了起来,再不补官,哪里还有人办事!

如此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朝廷风气焕然一新,朱翊钧的病情也不断好转,仿佛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又有了万历中兴的气象。

然而随着补官的进行,争斗的场面到底还是出现了。

朝廷要补官,意味着有大量的官职空缺,而无论是朱常洛还是朱常洵,都希望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这些部门里头。

手底下的人入主朝廷的官职席位,便代表着他们的力量又得增强,他们又岂能不争不抢?

,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