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荔波真是個好地方,此時的內地都熱成了狗,但是在這裡還能吹到徐徐的涼風。

葉茂演的唐僧閉着眼睛在那裡“嘚啵嘚啵。”猴子演的唐僧抱着腦袋在地上打滾。

葉茂英俊的扮相基本是不用化妝的,所以,這個片子一旦公映,葉茂將會成為全民唐僧。

葉雨澤和楊革勇風塵僕僕的趕到了片場,葉茂看見老父親不由得撇撇嘴:

“爸,你這是取經去了嗎?走的時間可夠長的。”

葉雨澤沒好氣的瞪了兒子一眼:

“好好念你的經,不念得四大皆空,就是沒進入角色。”

潘紅菱剛剛來到片場送水,看見葉茂喜不自禁的撲了上來。而馬曉和趙麗英馬上也一人拉着拉着楊革勇的一個胳膊喜不自勝。

兩個人安慰了一下各自的女人,就跟着潘紅菱去放行李。葉茂在後面喊道:

“你們落下的戲份有點多,自覺點,換好衣服準備加幾天班。”

潘紅菱的嘴撅了起來,其實她也想讓葉雨澤加班來着,畢竟這麼久沒見。

不過她是個顧全大局的女人,懂得輕重,於是把行李放好,又伺候着沖了個兩,就打發他們去了片場。

其實落下的戲份差不多都是打戲,葉雨澤和楊革勇雖然角色眾多,但因為本身的武功底子,所以基本都是打戲。

別的戲份因為都不露臉,葉茂已經安排別人演了,因此上,兩個人雖然戲份夠多,但是觀眾卻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

就比如奔波兒灞和霸波爾奔,誰知道誰演的?

忙忙碌碌一下午,天黑之後又掌燈拍攝,等結束時候,已經半夜了。拖着有些疲乏的身子,回了家,潘紅菱燒了一壺涼茶在等他。

又充了個澡,潘紅菱把蒸的幾樣臘肉端了上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這裡的人習慣了把各種肉風乾了吃。

說實話,這樣的臘肉是比較硬的,哪怕已經蒸熟,牙口不好的人真的吃不了。

不過葉雨澤倒是不在意這些,吃的津津有味,今天楊革勇沒有過來,因為要同時應付兩個女人,索性直接去了市裡。不然在劇組影響不好。

吃飽喝足,看着潘紅菱狼一般的目光,心裡哀嘆一聲,動物兇猛啊!

其實大多男人都有這個陋習,常吃的東西就會膩,總喜歡嘗鮮,哪怕那個“鮮”根本不如常吃的。

不過遊歷歸來,交公糧的覺悟葉雨澤還是有的,相對於潘紅菱的勇猛,葉雨澤一時間真有些懷念日貨,京子是真溫柔啊。

那種溫柔是具體到每個細節的,葉雨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恐怕是難以忘記了。

不得不佩服那個民族的教育,太特么給力了。

一番鏖戰,又是大汗淋漓。如今葉雨澤唯一自慰的是,這方面他比楊革勇強了。

這方面面對楊革勇時候,以前一直有些自卑。隨着年齡的增加,楊革勇已經開始靠藥物作為輔助了,而他依然生龍活虎。

長期勞作的女人身子都很柔軟且韌性十足。葉雨澤承認自己還是貪戀這具身體的。

只不過他也想不通為啥潘紅菱就懷不上孩子,他也明白這個女人很疼人,只是為了孩子才會加班加點。

想了想京子,好像也沒有什麼反應?難道是自己真的老了?子彈沒有穿透力了?

新版西遊在歐美反應很好,所以,遠芳那邊對拍攝追的比較緊,她在那邊拍的十部片子反應還不錯,雖然沒有大火,但都有盈利。

最驚艷自然還是大鬧天宮,連續霸榜了一個月之後,還有很多地方在持續上映。

因此上,遠芳想趁這個熱度讓這個東方神話,徹底根植於西方百姓的心中。

隨着電視劇的播出,收視率一度創出新高。

西方人跟國人不同,他們不喜歡加班還有應酬之類的事情。

下班之後,多一半選擇在家裡,陪陪老婆孩子,特別是男人,帶孩子都快成了他們的頭等大事。

這就造成了晚飯後,大家喜歡坐在家裡一起看電視這個習慣。而父母都是比較關注孩子的喜好的。

所以,西遊記就以一個兇猛的速度,很快佔領了這個市場。

這期間不是沒有媒體抨擊過這個電視劇,因為東方神話和西方神話之間有這本質上的區別。

中國的神均具有非常高尚的道德品質,他們身上大都具有捨身忘我的奉獻精神。

西方神話故事的價值側重於求善。

比如《北歐神話》中知識之神、智慧之神奧丁,他為了喝到“智慧的泉水”,甘願犧牲自己的一隻眼睛為代價。

再如俄狄浦斯王身上的求知熱情,解開斯芬克斯之謎,他英勇求取自己可怕的身世。

中國神話故事具有集體性。神話故事的主角視拯救中華民族為己任。

西方神話故事具有個人性。故事的主角經常是為了追求個性的解放。

比如希臘神話中的赫拉克勒斯,他本着個人意志去維護正義,與妖怪作鬥爭。

中國神話故事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精神內涵,神話人物大多是餐風飲露,汲取天地之精華。

比如盤古開天闢地,盤古亦人亦神,體現了“天人合一”觀,盤古用自己的身體化成了這個世界,體現了盤古即天地,天地亦盤古的“物我一體”一體觀。

《山海經》中的很多神的形象保留了濃郁的“自然”氣息,大多是半人半獸的。女媧是人首蛇身,神農炎帝是牛首人身,火神祝融是獸面人身,河神是人面魚身。

西方神話故事中體現了“天人二分”觀念。比如創世紀的上帝,他創造了亞當和夏娃,但他與人類有着絕對的界限。

同樣是創造人類,女媧造人是以自己的形象為基礎,女媧被視為始母神。

西方神話故事中還體現出“物我兩分”的觀念,很多神話傳遞的是對自然的探秘、開發和征服。

比如伊阿宋歷盡千辛萬苦,漂洋過海取得金羊毛。又如奧德修斯斗天戰海的故事。這些都是神征服自然、駕馭自然的精神寫照。

中國神話故事中人類是本善的。神是為了拯救人類的痛苦而存在,是為了幫助人類戰勝自然災害而獻身。

比如媽祖的神話就是為了幫助漁民戰勝海浪。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都體現了神拯救人類的精神實質,而人類本身是淳樸、善良的,是值得被拯救。

西方神話故事中人類是有原罪的。創世紀中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就是因為夏娃受蛇的誘惑吃了禁果。

此外,希臘的洪水神話中,人間發洪水的原因是人類道德墮落,天神宙斯憤怒,召喚大水淹沒大地,試圖消滅人類。

因此,西方神話故事中洪水過後只是祈求神諭,生死與前途完全任由神來支配。

中國神話故事中神是內斂的。神是作為拯救者的形象出現,如果人間一派歌舞昇平,神就隱而不顯。

比如媽祖,總是在漁民們遇到大風浪的時候才出來保佑漁民,如果風平浪靜,媽祖就不需要顯靈。

西方神話故事中神是擴張的。

特別是希臘神話故事中的神經常上演權力鬥爭,充滿了濃濃的血腥味,有時甚至違反人倫常理。西方神話還特別崇拜力量,力量強者為眾神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