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

譚張樓項目,悄悄啟動。

張譚現在的身價,也就一千萬左右,雖然去年他賺了不少,但父母又陸續在北亰、丄海等地買了兩三套門面。這些都是不動產,能夠持續升值,租出去又是一大筆租金,靠着這些租金,就能混吃到老了。

這一千萬,張譚大手一揮,就劃拉了五百萬出去,準備在今後兩年時間裡,捐建五棟小學教學樓。

偏遠農村建教學樓,一百萬一棟綽綽有餘了。

慈善也得量力而行,張譚倒也不會把自己的錢,全都捐了。

剩下還有五百多萬資金。

都放在銀行里吃利息。

原本他父母還是想要繼續買房子囤積,但張譚制止了,已經有不少房子了,租金足夠過上好的生活,何必再去刺激房市。張譚並不想成為包租公,靠着吃房租過日子。

“還有五百萬做什麼呢?總不能就這麼吃利息吧?”

“而且我的版權運作收入,還在源源不斷的進賬,錢會越來越多,難道都塞銀行里?”

“拿去投資?”張譚搖了搖頭,“資本的市場可不是隨便玩的,我寧願吃利息,也不想去玩資本遊戲。”

“嗯,原本我是想多存錢,以後自己投資自己的電影項目。但是現在短時間裡,我沒把握去拍電影啊,錢留着難道就是給它貶值?”

張譚沒什麼好頭緒。

但是他靈機一動,從房間里的一個帶密碼鎖的巷子里,摸出了一本筆記本。

這是他剛剛重活後,整理出來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信息記載。

裡面有記載他當初的一些規劃。

“唔,互聯網還是有搞頭的,qq雖然兇猛。但是歪y也不錯,語音聊天可以搞搞,然後視頻直播。或者上微信項目。都是好的選擇,不過也麻煩。歪y的成功。得力於遊戲推廣,多玩當初為自己旗下的遊戲開發了歪y,我就算開發出來,也不好推廣。”

“中國現在可是山寨大國,保不齊我今天開發了歪y,明天就被別人抄襲了。”

“我若是真搞個互聯網公司,起碼要發揮我現在的名人優勢。”

“我有什麼名人優勢?”

張譚摸了摸下巴,胡茬冒出來了。該颳了:“大概就是我的名氣了吧,有不少粉絲。嗯,也認識一些娛樂圈裡的人,周太平、李季熊這些明星,雖然沒深交……開發微.博吧!”

雙目閃亮。

張譚仔細思考後,覺得微.博是很適合自己的。

微.博的發展,大概從2006開始,美國的r是最早的微.博,隨後2007年國內出現早期的微.博,飯否、嘰歪、嘀咕、做啥、騰訊滔滔都是差不多時間進入。是中國微.博的早期拓荒者。

但是這些沒背景的中小網站,基本上都倒在了2009年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專項整治運動中,內容屢次觸發紅線。被關停、整治,等復活後已經沒辦法留住註冊用戶了。

而騰訊滔滔則完全屬於廢物,背靠着這麼大的龐然大物,運行三年,毫無建樹,最終被集團給砍掉了。

值此之時,薪浪網推出了薪浪微.博,抓住了娛樂明星、企業高管、媒體人士等國內最有話語權的一批用戶,而且薪浪網本就有一大批媒體與名人資源。

儘管此後受到了騰訊、養豬網、餿狐的挑戰。但最終贏跑了微.博競爭。到張譚重生之前,基本一統江湖。

現在是2005年年初。

r都還沒出現。微.博的概念尚未孕育。

張譚覺得,如果自己來做的話。是有很大的成功性的,因為他玩微.博也是玩了好多年,知道太多微.博的功能了。而且他也是名人,可以號召別的名人入住自己的網站,玩微.博,等張譚成了名導演,娛樂圈人誰會不給點面子。

薪浪微.博2009年才入場。

張譚足足有四年多的時間去發展,只要控制好政治、*,不觸犯紅線,完全可以避開2009年的互聯網整治。四年發展時間,足以成長起來,能夠硬抗對手了。

“不管了,先把點weibo註冊了再說!”張譚是十足十的行動派,當下就準備搞把微.博搞出來。

一但微.博搞出來了,張譚就掌握了很大的話語權。

說不定能做個意見領袖呢。

“就算做大後,遇到了別人的阻擊撐不下去了,大不了把微.博一賣了之。再說了,把微.博弄出來,以後靠的是吸引風投,也不花我自己多少錢,賠了又能賠多少呢。”

“而且我一點一點拋出微.博的各種功能,轉發、評論、點贊、加v認證、長微.博工具、分享……我不相信還有人比我更了解微.博該怎麼做。”

要做微.博,首先得開一家公司。

註冊公司不花多少錢,公司地址也很好搞定,張譚爸媽在北亰買的房子能夠提供出來,反正只是運營一個網站,不需要多少人手。

當然,張譚不懂電腦技術,他需要找專業人士開發網站,還得找專業人士來管理網站。

事實上開公司、搞微.博這件事,在張譚心中的份量並不算很重,所以他也不着急,也就是最近寫《小李飛刀》不順暢,才想起來把微.博搞出來,否則他說不定還在悠哉悠哉的寫作、泡妞、念書呢。

開公司是技術活,張譚讓李艷過來先幫他把公司註冊好。

李艷在廬州工作室幹得很好,雖然不太懂互聯網,但基本的公司流程,她經驗豐富。招聘網站架構師、工程師、管理員,還有編輯,都可以交給李艷來做。而且張譚還決定。讓李艷暫時兼任新公司的總經理。

“李姐,有沒有興趣參一股?”張譚是甩手掌柜,對於合作多年的李艷。他還是很信任的,都是合淝人。兩家建立了很好的交情。

可以說,李艷是張譚的老班底。

不過張譚的好意,李艷拒絕了,她對創業的興趣不打,當職業經理人比較吸引她。

幾天後。

張譚的新公司註冊好了,就叫北亰微.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法人張譚,總經理李艷。

這是一個空殼。目前公司只有張譚和李艷兩個人。

不過北亰多的就是人才,招聘工作很好進行,李艷負責把公司員工招齊,到時候張譚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他們完成網站建設。

……

隨後。

張譚給自己印了一批名片。

既然要做微.博,為了微.博的起步順利,張譚得去拉攏一批明星、作家、企業家,註冊他的網站,並在網站上發表所想所感。

先發名片,拉好關係。

到時候網站上線。立刻就能形成規模效應,只要張譚把這些名人拉來了自己的網站,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普通網民前來註冊。

印好了名片之後。張譚又去了一趟《神鵰俠侶》劇組,象山影視基地,探班。

拍攝好幾個月了,劇組還沒結束。

“張導,我的名片。”張譚先把名片遞給了張大鬍子。

張大鬍子拿起一看,念說:“北亰微.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微.博創始人、張譚……小張,微.博是什麼?”

“我公司最新開發的一項互聯網產品,屬於博客的微型化,到時候希望張導賞臉。在我們微.博上註冊一下,可以讓你的助理代為運營。就是相當於一個對外宣傳平台。粉絲可以關注你,了解你發布的最新動態。”

“哦。是這樣啊,行,我現在就讓助理去註冊一個。”

“現在產品還沒開發出來,開發出來後,第一時間通知張導。”

“行。”

遞給了張大鬍子名片,陸續的,張譚又給導演于敏也遞了一張,然後就是劇組的演員們。身為《神鵰俠侶》的作者,演員們當然給面子,都客客氣氣的把名片收了,然後保證第一時間去網站註冊。

“以後我該怎麼稱呼你,張總還是張董?”劉安風接過張譚的名片,笑着問。

張譚矜持的說:“客氣了,探長這外號就挺好,總和董這都不是我擅長的,我就是給公司提供創意,具體的還是要請專業人員來管理運作。”

劉安風便說:“那就是張董了,董事長一般都是躲在幕後的。”

別人願意稱呼他張董,張譚也不介意,轉而問:“怎麼樣,拍戲進展如何了,累嗎?”

劉安風頓時抱怨連連:“累死了,特別是最近這陣子,天這麼冷,我就穿着這一件白紗,為了保持身材,連保暖衣都不敢穿。還得吊威亞,苦不堪言。”

“現在吃點苦,等片子拍完了播出了,就輪到你享受掌聲了,到時候我請你給我的微.博做代言,你可得便宜點要價。”

“如果我真的能火的話,我免費給你做代言,就怕我演的太差,被罵呢。”

“我對你有信心,說好了啊,給我做代言,不要錢的。”

張譚對劉安風的火,有十足的信心,這不僅僅是劉安風自身形象氣質好,更多的是對《神鵰俠侶》有信心。

探過班了,散完了名片,張譚也就回到了北亰。

至此,白天上課,上課之餘就關心一下公司的招聘,晚上就繼續琢磨《小李飛刀》,連跟蘇莎談戀愛的時間,都分薄了許多。

還好兩人在一個學校,總會有時間見面,感情還是在慢慢的升溫之中。

沒過幾天《四大名捕斗將軍》校訂完成,張譚自己也校訂了一遍,接着交給了出版社,準備印刷出版。

忙忙碌碌之中。

張譚的《小李飛刀》也磕磕絆絆的找到了一點狀態,但終究寫作時吃力一點,所以張譚將原本規劃的一百萬字數,降低為了五十萬字,僅僅創作一個中長篇。未完待續。

ps:這兩章,算是過渡章節吧,跟主線有點偏遠。

————

再跟大家說說更新,目前欠了大家好幾章,但是最近老白雜事比較多,拚命碼字,僅僅保住了每天保底的兩更。加更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哎,又失信於人,感覺我這個節操,撿不起來啊!想全職寫作,訂閱又養不活,不全職吧,時間又不能保證。

挺心煩意亂的。